“那是,前兩天張書記和農信社的領導進行了談話,主動要求他們放開貸款政策,多給棉站提供貸款哩。”
“真的?”劉東平眼前一亮。
王繼堂道:“咱們不能等,先下手為強,劉三峰的棉廠先不說,你看看雷澤的三大棉廠,都跟瘋了一樣,竟然主動帶著車要貨,這年頭哪有這樣的情況啊。
我估計今年的棉花可能會瘋狂一把,咱們不賣了,等高價!另外馬上聯名擔保去農信社貸款。”
“行,就這么定了。”劉東平說。
……
商量對策的不光是劉東平這個團伙,劉天峰五個人也開始開會了,劉書現說話陰陽怪氣,“我說不賣,你們不聽!咋樣?昨天四塊三把棉花都賣了,今天好了,一棉廠出價四塊五毛五!差一天,少賺好幾千啊!”
劉天峰冷道:“這是漲價了,要是落價呢?”
崔英實道:“咱們的資金有限,賣了也不愧,昨天不是收了小一萬斤三塊五的棉花嗎?今天就算高一些,平均下來,也差不多。”
劉書現道:“一棉廠的又給我打電話了,四塊五毛五,問咱們賣不賣?”
劉天峰搖頭,“不賣了,等啥時候手里的錢用光了再說。”
范明道:“我聽說農信社放開貸款了,今年的棉花有搞頭,要不咱們去貸款吧,回頭集資幾十萬,搞一把大的。”
劉天峰一聽,“好啊,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我寧愿撐死!”
……
想到去農信社貸款的不光他們,還有其他幾家棉站,甚至連崔新成也跑到農信社咨詢貸款的事去了。
為了刺激地方經濟發展,農信社也是為了開展業務,在貸款上采取了多鐘方式,其中有一種就是信用貸款。
不需要任何抵押物,只需要有人聯名擔保就行了,額度大概在十萬左右,幾家棉站紛紛跑到農信社進行貸款,短短幾天,農信社接到了幾十人的申請,負責貸款的業務員李大偉,一瞬間成了香餑餑。
為了盡快將貸款落實下來,幾家棉廠幾乎天天輪流請李大偉喝酒,劉東平會來事,偷偷的給他塞了紅包。
初次收到這東西,讓李大偉心跳加速,這個本分的農民兒子,小時候也是窮怕了,看見錢眼睛都花了。
那一雙貪婪的大手,也就此開始伸開了。
棉花的價格居高不下,相對于全國市場,金河的價格還是低的,這個價格不能總看一級棉,還有二級和三級,綜合下來,平均也就兩塊多錢,并不算特別高。
劉三峰的的棉廠抓緊收購,為了多拿貨,他比別人的價格都高出幾分錢甚至是一毛,一周過去了,一級棉的價格突破了四塊五,劉三峰的也瘋狂的囤積了三十萬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