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國內第一大節日,尤其是在農村,這種喜慶的日子更加突出,一般到了年底,大家都要清算,今年賺了多少錢?做了什么事?
金河十幾家棉站也是如此,陸陸續續將手頭上的棉花全部銷售出去了,棉農手里的棉花也沒有了,他們也不在收購,賣多少錢,當場平分。
這一天,劉天峰五個合伙人將所有棉花全部銷售干凈,余下的幾千斤也拉給了劉三峰的棉廠。
這是一個摻假的時代,開始的時候,他們的棉花質量還有保障,后來發現別的棉站都摻假,他們也就跟著摻和起來。
將大量的二級棉花和三級棉花混入一級棉中。
這樣下來,劉天峰五個人算了一下,平均收購價格到了三塊以下,每斤都能掙一塊多,這一年來他們來來回回,一共收購了三十多萬斤棉花,前期出現各種情況,賺的少一些。
后期呈現暴發式盈利,扣除各種吃喝成本,一共盈利二十萬。
劉天峰一個占據了四成股份,賺了八萬塊錢。
趕集十幾年,劉天峰累的腰都彎了,也不過攢了幾萬塊。而今,一年輕輕松松,就賺了八萬塊,這還不算他幫助別的棉廠銷售棉花拿到的提成,加上手頭上這些年攢下的錢,一共有十三四萬。
對于劉天峰夫婦來說,這簡直是陡然而富!
兩口子購買了全新的家具,家電,將家西的兩層小樓好好的捯飭了一下,隨后將兩個孩子也接了過來,以后就算在這里住下了。
距離過年還有一周,劉天峰一咬牙,帶著錢去了城里,再回來的時候,開上了一輛昌河面包車。
他也過上了住樓房,開面包車的好日子了。
除此之外,其他幾個棉站,也都賺錢了,少的三四萬,多的幾十萬都不在話下,劉東平三人合伙,一個人凈賺了十萬塊。
一個個財大氣粗起來,過年的這段時間,啥也不干,天天去牌場賭錢,劉東平這個人好賭,不過也容易輸,其中有一天輸了五千多。
媳婦氣的上吊,就算是有錢了,也不能這么敗壞啊。
劉東平這才消停下來。
崔新成和賈冬青也賺錢了,兩個人空手起步,忙碌幾個月時間,在崔新成的銀行卡中,便多出了二十多萬。
崔新成這輩子都沒見過如此多的錢,郭本昌要回家過年了,崔新成拉著他,為了表示感謝,花五千塊給郭本昌買了一塊手表。
郭本昌也很高興,盡管他知道這個小崔和小賈背后坑了他錢,但他也樂意被坑,有免費的女人玩,吃拿卡要都不要錢,領走的時候還給買五千多的手表,他很知足了。
對于李莉,崔新成也不冷落,郭本昌走了,他便在李莉那里留宿,帶著她各種購物,逗的她天天開心。
不過崔新成知道,他此生和李莉的關系,也就這樣了。
從城里回來,賈冬青屁顛屁顛的找到了崔新成,“哥,呵呵呵,咱們的賬該算算了不?”
崔新成道:“算啥呀,來年咱們哥倆還得一起干,這樣吧,這幾千塊錢你先拿去花。”
賈冬青也不是傻子,一看這情況,頓時臉拉下來了,“哥,咱們說好的,年底分錢,為了收棉花,我命都不要了,你可不能玩我。”
崔新成道:“我還坑你呀?咱們的錢老郭還沒給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