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一周前去世了。他來咱們學校前,已經檢查出了胃癌晚期,醫生說最多三個月到半年。哎……可悲可嘆,此人是個好人。”蘇校長道。
……
鄭阿四死了,大概在一個月前,他身體病重,劉三峰這才了解到,鄭阿四在家鄉沒有多少親人,當年他只所以下南洋,就是因為父母病故,他不愿留在家中,望著舊物悲傷。便跟著親戚去了南洋。
而今,在他老家只有幾個遠方親戚,也都不來看他。
他們不來,但鄭阿四還是想著他們,他將自己的遺產做了規劃,瑪麗紗廠賣掉,換了一千兩百萬。
這筆錢拿出一百萬來給予那些遠方親戚。
余下的一千一百萬他全部交給了劉三峰打理。
但是鄭阿四有個條件,這筆錢由劉三峰運作,賠錢自不必說,如果盈利,需要拿出一半的錢捐贈出去,蓋學校,資助貧困學生,甚至是蓋醫院,都沒問題!
劉三峰答應了。
鄭阿四病重的時候不肯入院,這加劇了他去世的速度,不過也減少了他痛苦的時間,在小麥收割的季節,鄭阿四面帶微笑,永遠離開了人世。
他死的時候,體重只剩下了六十多斤,全身黃疸,折磨的不成樣子。劉三峰將他火化,在雷澤買了墓地下葬。
劉三峰覺得鄭阿四死了,這個消息不能隱瞞,得告知出去,所以他找出了鄭阿四的電話本,挨個打了電話。
讓劉三峰沒想到的是,他的這一通電話,竟然吸引來了上百人,這里面有一多半都是鄭阿四幫助過的人……
鄭阿四去世之后,劉三峰頹廢了許久,知音難求,這些年來,他身邊有過無數的人,但沒有一個能像鄭阿四那樣,凡事都能跟他想到一起,兩人長處互補,一個擅長頭腦,一個擅長沖鋒,可以說,鄭阿四成就了劉三峰。
三個月后,時間進入到了2002年的9月。這段時間,劉三峰終于走出了鄭阿四的影子,他開上那輛白色的桑塔納兩千來到了金河小學。
今天是開學的日子,蘇校長邀請劉三峰來這里講講鄭阿四的事跡,放眼全國,像鄭阿四這樣的人或許有很多,但在金河,鄭阿四是唯一的。
站在主席臺上,望著下面八百多張充滿稚氣的面容,劉三峰心情激動,一時間卻又不知道說什么好。
蘇校長帶頭鼓掌,八百多名學生跟著鼓掌。
劉三峰平緩情緒,拿著話筒,“同學們,二十年前,我和你們一樣,曾經在這片土地學習過,打鬧過,唯一不同的是,你們今天擁有了干凈明亮的教室,還有了現代化的操場。
你們的條件,是我那時候的百倍千倍!所以,同學們,要好好學習,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
蘇校長道:“你說一說鄭先生的事跡……”
劉三峰搖搖頭,“沒啥可說的,阿四就是個普通的平凡人,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他會幫助任何人。”
簡單的講話結束,蘇校長鼓掌,“劉三峰校友不肯說,就讓我來跟大家說一下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