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文章一大抄,看你會抄不會抄。楊帆抄了老毛的,行之不嫌事大,有意將那首楊帆在通州紅楓林作的那首詞搬出來。
他搖頭晃腦地誦道:“寒秋,江河南去,獨望山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話音落,瓷勺哐當落地。在場變得悄無聲音。行家一出手,便是有沒有。上闋粗粗那么一聽,無非就是寫爛了的秋景,可是從這人口中作出的詞,這氣勢,比起那首帝頌,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好!”
門外酒徒大喝一聲,拍著門板大呼叫好。作詩詞,真的就是全憑天賦了。寫文章,多少可以借用華麗的辭藻,對比對偶,句式、行文等多方面學習前人的文章。假以時日,也可以寫出至少不落下成的好文來。作詩則有些不同,詩詞是什么?是一些跳躍的詞所組成的短句,不僅考驗一個詩人的聯想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靈氣。句斷而意連,寥寥幾十字,就能夠令人不但身臨其境,更能夠感受到你要表達的心境。
十個詩人,九個作出來的詩落入下成,俗,俗不可耐。這也是寫文易,作詩難的來由。考的是天賦,是靈性。李青蓮的詩,絕對是要凌駕于二杜、白居易之上。連杜甫都寫詩稱贊道:“白也詩無敵。”說明李太白的詩,確實是好。清新飄逸,灑脫肆意,恍若謫仙人。
唐宋以后。并不是沒有詩人,而那種杰出的詩人,沒有了。再也找不出駱賓王、李太白、辛棄疾這樣的詩人、詞人。能夠說得上來的,也寥寥無幾,或許和思想的開放度有很大的關系。毛詞若是剔除了那股王霸之氣,也那說上乘,然而這股王霸之氣。確實是毛詞的一個特色。若是沒這個特色,毛詞也就不是毛詞了。
“好!”酒徒再次喝道。兩頰紅潤。醉眼惺忪,連走路都是一瘸一拐的。他恍惚間,終于走到行之面前,酒壺往前一送,笑道:“這詞,好!”這不知道已經是他說的第幾個好了。
“官人,您回來了啊。”后房廚娘上前,扶住那個酒徒。楊帆呵呵一笑,總算是看見廬山真面目了。這個奇葩的店主人。感情就是這個酒徒。這酒徒眉清目秀,卻故作瘋癲,披頭散發,用一根布條扎在腦袋上,將額頭的碎發撂在后邊。
“別扶我,我沒醉!”酒徒掙開廚娘的手,搭住行之的手腕。道:“敢問……”他打了個酒嗝,眼珠翻了翻,笑笑,道:“不好意思,敢問先生高名。在下……在下蕭半山。人送別號三水先生。”
“客氣客氣。在下……一介布衣,行三癡。”行之尷尬一笑。步子退回了幾步。手中的酒杯緩緩放下。
酒徒湊了過來,眼睛瞇著。“行三癡?”酒徒一樂,“三癡兄,有意思,哈哈,有意思。來來來,咱們進屋。院中賞桂作詩,豈不快哉?”他拉著行之,也不管行之同不同意,直接扯了過去,往后院奔去。“唉,在下還沒吃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