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
三鎮節度使安祿山,以“憂國之危”,奉密詔靖清君側,討伐宰相楊國忠為名于范陽起兵,直指長安。所過之處,無人能擋。并于同年十二月十二攻入洛陽,東都留守李憕和御史中丞盧奕拒不投降,受俘被殺。
天寶十五年正月初一,安祿山與洛陽稱大燕皇帝,改元圣武。
六月,長安失陷,玄宗出逃。途徑馬嵬坡時眾軍花邊,殺宰相楊國忠及其家眷,后逼迫玄宗處死寵妃楊玉環。
七月,太子李亨于靈武自行宣布即帝位,是為唐肅宗,改元至德,遙尊玄宗為太上皇。并令兵部尚書郭子儀、戶部尚書李光弼奉詔討賊。
至此,天下大亂。
唐,至德元年,七月。
血海城中。
自當年退隱后,血海所屬雖盡數收攏,閉關鎖城。但并不代表其對外界之事一無所知,恰恰與之相反,對于唐、燕雙方交戰細節,他們早已關注許久,各方戰局更是了如指掌。
某處園林小筑內,天星賢者王月瑤怡然而坐,面前一局棋奕,正與她父親房間周黑白相爭。
“唉……”
棋奕之道,王劍州早已及不上自己女兒。此時消極防守下,已在不經意間吐出一聲長嘆。王月瑤看在眼中,連忙寬言開解道:“父親,你既已辭官,外界紛亂便再難沾你半分,何必再為它勞神損思?”
自家女兒成為舉世矚目的天星賢者,王劍州本是心懷自豪。以往平日里雖也偶爾為她擔心,生怕其被卷入什么風波漩渦之中,卻知道在風雨王庇護下,愛女并不會有什么危難臨身。但后來羅崇山陰謀被揭破,血海退隱后不久,未免自己會給已暴露身份的女兒帶來掣肘,他已向李隆基地上奏折,辭官為民,與王月瑤一同搬入血海城居住。此舉雖然不少期待與天星賢者交好之人大嘆可惜,但也因此讓他躲過一劫,未曾落入燕軍逆賊手中。
然而王劍州終究為官多年,無論戰禍亂世還是社稷沉淪皆非他這前禮部侍郎所樂見。方才嘆息引來王月瑤勸慰后,他也不再故作無事,反而如找到了一個宣泄之口般,再吐愁言:“話雖如此,但外界如今乾坤失序,逆賊橫行,我身為大唐子民,又豈能心安理得下去?”
“安祿山圖謀已久,早年又借棲霞堡積攢了大量人力財力,一旦起事自然所向披靡。當日女兒制止盧國公擒拿羅崇山魂魄,便是怕他在百官面前供出幕后作亂者乃是三鎮節度使,打草驚蛇。”棋局已亂,王月瑤也不勉強繼續,“只可惜,后來血海雖暗中將情報告知宰相,卻依舊改變不了這世間定局。”
“血海隱退,若是太平盛世也就罷了,但如今戰亂不息,再這樣偏安一隅下去,也不是長久之計啊。”
“父親只管放心,血海只是隱退,而非避世。游陸海主這些日子來已有謀劃。”王月瑤輕笑,“畢竟再過不久,亂黨估計便要向血海作出圖謀了。”
“你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