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源于南方天竺,南方屬火。
佛講修心,心屬火。
佛有大日,光明屬火。
袈裟、香火等佛品都是紅色,紅亦屬火。
……
自老子傳道于釋迦牟尼,祝融鼎自東周開始,便一直供奉在天竺的爛柯寺。
在佛門之內,曉得此秘事者只寥寥數人,而真正清楚其來龍去脈者,更只得老子和釋迦牟尼兩人。
冥冥之中,祝融鼎不僅護佑著佛學發揚光大,而且同時又安排著達摩東渡北上,將火種重回故土。
達摩順應天命,最終將此秘事隨衣缽一并傳給了二祖慧可大師。
時至大唐,太宗于嵩山少林寺中得知此事秘聞,便命令玄奘法師前往天竺,明為取經,實則討鼎。
幾經周折,玄奘法師最終與戒日王會晤,并得到優渥禮遇。時逢五年一度的無遮大會,在五印十八個國王、三千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兩千余人的見證下,玄奘法師開壇講經,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一時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此會之后,在戒日王允諾下,玄奘法師幸不辱命地攜帶七十五部大小乘法佛經,連同祝融鼎,皆一并帶回了長安。
流落他鄉的祝融鼎終于在一千年之后,再次回歸中土,被太宗以隆重儀式供奉在五祖弘忍大師修行的東山寺內。
惠能大師攜帶禪門衣缽逃離東山寺后,祝融鼎亦隨著上座神秀大師的離開,而被普寂大師遷至嵩山少林寺內。
十多年后,太后武曌稱帝,便命人秘密將其運往神都,不想在途中意外被人截走,自此下落不明。
關于劫匪,眾說紛紜,至今仍是一個謎。
有人說,是神秘詭怪的黑客。
有人說,是火輪教教主秋云天。
有人說,是燕子塢墨家鉅子荊布。
有人說,是隱匿南方的惠能。
……
封弋、李無憂二人用心聆聽,時不時地心中泛起歷史重演的古怪感覺,腦海里浮現現一幕幕清晰的畫面。前者更是偶爾還會詢問兩句,卻句句有的而發,顯示他對禹鼎的極大興趣。
惠能大師之所以前來巴蜀,是因為他隱約感應到祝融鼎就在這里。
祝融鼎曾經喚醒了他火符覺靈的身份,縱使后來分開,相隔千萬里,他也能感應到它的存在與方位。
那么,祝融鼎極有可能是藏在火輪教。
此鼎是否當年被秋云天劫走,已然變得并不重要的,反是它極有可能落入火輪邪王之手,讓人不得不望洋興嘆。
封弋頭皮發麻的思索著,現出一個苦惱的神情。
先是佛門祝融鼎,再是唐門帝鴻鼎,火輪邪王為何對禹鼎如此著迷呢?
這背后有什么驚天大陰謀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