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日偏西,斜照攔江。
氣勢磅礴的海鶻號戰艦往瞿塘峽口全速急馳,乘風破浪,任意遨游。
正值春季水汛之時,戰艦掀起的巨浪往左右兩岸沖擊過去,不住地發出使人心顫神蕩的驚天巨響,且不肯有一刻放緩下來,聞者驚心。
與之同時,劇烈戰斗的兵器交擊聲有若悶雷在戰艦甲板上響起,轟傳于峽江兩岸縱橫交錯的洞穴里,回響不絕,威勢懾人。
樓重峰站在一旁觀戰,可清楚地看到兩人傘劍無數次交擊那一瞬間令人畢生難忘的詭異情景。
狂風暴卷。
扶奚美目盈滿海之藍,叱喝一聲,經脈千川百河般把來自長江大河這深不測的源頭和力量,狂吸猛納,舒引運轉。倏忽間,手腕瀟灑地輕輕一轉,流影劍化作一道長虹,沖天而起,如游龍破浪般起伏急竄,電射花語休而去。
破空希聲。
奔離至,合一江之浪奔翻涌。
這一劍顯盡天地微妙之變化,貫通了“離水心訣”之大道至秘。
“離水心訣”乃鳳鳴齋鎮齋寶典,除了修行道法之外,還配有驚人劍招,各有不同威力。
相傳此術乃自稱女帝聞人未央早期在鳳鳴齋修行時自創的神劍絕技,其后此劍法在鳳鳴齋上任齋主劉牧云手中發揚光大。
之后,國師一渡圣僧對其劍法予以改良,化繁為簡,化巧為拙,共分拍岸、逆流、濺芒、奔離、回漩、排空六式,如今威力更勝從前,境界也更升一籌。
六式均為簡單的一劍,但配合“離水心訣”,可以從不同方向凝聚無數精純元氣,然后從出劍方位的不同角度發出排山倒海般的強大威力。
扶奚發出的這簡單一劍,其實也并不簡單,有著最飽滿甚至完美的精神意志。
劍符!
扶奚劍氣中居然暗藏神符之力!
見狀,花語休俏目逸出一絲歡暢的神色,天怒倏地撐開,聚結紅日之輝,煉化無數點線成光影之盾,遮擋阻截扶奚的“離水心訣”。
自十歲時起,她們同在齋主劉牧云門下,同習劍道,情同姐妹。
十年之前,齋主劉牧云被人告發謀反,女帝委派國師一渡親臨鳳鳴齋捉拿眾人。
花語休與雨秋趁亂叛逃之時,恰遇扶奚奉命追捕。大戰在北新橋上演,最后扶奚險勝,卻出人意料地義釋二人,事后自己面圣甘愿領罰。
劉牧云被捕之后,扶奚師從國師一渡,修習“離水心訣”,煉化劍訣六式,寄情于劍,極至于道。花語休另投門庭,修習幻靈魔術,改持天怒傘兵,以光、風、雨分別修煉盾、槍、箭,名為“一詠三嘆”。
十年之后,二人再次相遇,卻形同陌路,人非當年人,劍非當年劍。
情義非無奈,唯兵戎相見。
當年情,因立場不同而絕別,化作淚眼煙去。
今日義,在正邪面前已兩分,輕嘆命運弄人。
數十招之后,兩人愈打愈慢,似是時間忽然懶惰倦勤了起來。
到慢得無可再慢時,兩人同時傾盡全力,施出渾身解數,攻出最后的一劍一槍。
流影劍先斜射開去,挑向花語休的咽喉。
花語休的天怒同時破空沖出,直取扶奚的胸膛。
人影飄逸,乍合又分。
巨浪之劍與翻云之槍瞬間斂去,兩人復歸對峙之位,各自皆噴出一口鮮血。
眼光交觸,心照不宣。
雖然花語休的右肩被劃了一劍,但這終究是一場勢均力敵的交量,無輸無贏。
樓重峰兩手負后,以電掣似的眼神欣然看著傲立眼前、意態自若的美女扶奚,雖然心中涌現一絲驚訝與贊嘆,但表面卻是冷酷無情,沉聲道:“若不是少凈天昨晚與唐門長老唐放一戰略有負傷,今日此戰你未必能討得些許便宜。哼,不知扶奚仙子是否還要戰下去嗎?樓某倒是可以奉陪到底。”
狂風不肯妥協,江浪仍是波蕩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