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奚朝眾人掃去,淡淡道:“你們有人可曾見過主帥?”
眾人均是搖了搖了頭,誰都禁不住生出永遠失去主師無名十三的悲痛和窩囊感覺。
扶奚輕嘆口氣,有些失望。
這時,一道熟悉的聲音傳來:“扶奚。”
扶奚一怔,有些意外,有些迷惑,循聲望去。
只見一顆古樹下,倏地站起一個胡人模樣的魁梧老兵,另有四名親衛分列在他左右,呈扇形警衛圍攏。
發言者正是這個老兵,居然是一個老熟人。
索蘭特。
扶奚看著一副士兵裝扮的索蘭特,故作驚訝道:“索大人,你怎會在此?”
此言一出,其他兵將皆是一驚,他們好多人都是沒有近距離瞧見過這位傳奇酷吏兼現任監軍。
索蘭特頹然嘆道:“一言難盡啊。”
監軍這份差事,是他自己努力爭取的,其原因在于追隨常勝將軍無名十三拿得一份軍功,好在朝廷進一步鞏固權威。
可是事情并沒有按他的計劃進行,一切事與愿違。
先是無名十三被人暗算,自己又不懂指揮,只好帶頭逃跑,撤往右軍。
在混戰之中,心生急智,脫下將軍盔甲,換上了普通士兵,并在四名貼身親衛的保護下與這些士兵一起東躲西藏。
對他來說,這是一生之中最難捱的一天,也是最悲慘的一天,差點崩潰,甚至絕望。
不過,扶奚的及時出現,令他看到了希望,知道對方是絕不會拋棄或放棄自己的。
封弋朝索蘭特瞧去,只見他是個胡人,深目高鼻,滿臉胡須,與生俱來一副殘暴兇狠的臭皮囊,一雙不近人情的冷漠鷹眼。
封弋在閬中曾經聽說過女帝手下三大酷史索蘭特、周興、康可夫的卑劣、狠辣事宜。
據說索蘭特出生于西域,屬于唐人與突厥人融合的后裔。
曾參加過科舉考試,并獲得進士及第,深得聞人契機欣賞,自此平步青云。
他先是擢升為游擊將軍,后又掌管刑部,成為刑獄酷吏之主。
剛主政刑部,他首開先河,發明了兩大刑訊逼供的法寶:獄持和宿囚。一時之間“來呀!取我的鐵籠子!”便成了他的口頭禪,讓人為之聞風喪膽。
據不完全統計,死于索蘭特之手的冤魂有數千人之多,世人稱之“索使”,意即“索死”。
再后來,索蘭特聯合和他臭味相投的康可夫、周興二位副手一起大興酷獄,并將他們數十年來的刑訊逼供經驗與刑具,合編制成刑罰典著《羅織經》,共分十二卷,其中就有臭名昭彰的十大枷刑:一曰定百脈,二曰喘不得,三曰突地吼,四曰著即承,五曰失魂膽,六曰實同反,七曰反是實,八曰死豬愁,九曰求即死,十曰求破家。
宰相裴行本、崔瓚看完《羅織經》后,皆出了一身冷汗。
女帝聞人契機看完,則嘆道:“如此機心,朕未必過也。”
這就是以誣告陷害他人為能事、以殘忍兇暴逼供為奇葩的酷吏“索使”索蘭特。
扶奚的清澈目光似能透視他的內心般定神打量他好一會,道:“索大人,可知少帥的下落?”
索蘭特眼中閃過瘋狂的怒火,冷然哂道:“扶奚,老夫勸你不要找了。你也親眼看到了,無名十三絕對是沽名釣譽之輩,紙上談兵之徒,他棄大軍生死而不顧,視戰事成敗為兒戲,這樣的人也配掛帥?這樣的人怎么對得起女帝的賞識?真是枉為燕國公這么多年的栽培,枉為陛下對他托以重任。今日戰事之慘敗,老夫認為無名十三理應付上全責,這是殺頭的大罪。”
這一番話盡是渲泄心中對無名十三的怨恨與悲憤,以及對他戰事上的失敗進行指控。
扶奚與封弋聽得面面相覷,在心里幾乎同時暗呼厲害。
索蘭特這一著耍得很漂亮,輕描淡寫下撇開了自己的失職,而且還反咬一口生死未卜的無名十三。
即便無名十三沒死,作為主帥打了敗仗也是難辭其咎。
可憐的無名十三,一時失足成千古恨,而且一代名將還被人罵的一文不值。
二人不約而同地對索蘭特鄙視了一番,這人不但貪生怕死,而且居然還惡人先告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