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明點了點頭,帶著郭守云一行人起身出了辦公室。而就在他們來到走廊上的時候,一個身穿黑色外套的中年男人也正好走過來。
對方一看到郭守云,立即熱情的走了過來。
“您好,您好!我是祥云村的村長錢正偉,很感謝郭先生對我們村的慈善捐助!”
看著這個雙手握住自己右手,熱情無比的村長,郭守云笑了笑,“您客氣了,要感謝的話,您更應該感謝我的養父。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他的遺愿!”
“郭建成先生的恩情,我們祥云村永世不忘。不過,您的恩德,我們也要牢記在心!”
遺愿歸遺愿,但愿意遵守遺愿,不貪戀錢財的才是真漢子。不過他不知道的是,捐助祥云村只是郭守云自己的主意,根本不是什么郭建成的遺愿。
“…對了,郭先生。我已經讓人下去準備午飯了。中午這頓,您說什么也要在我們這里吃,就算我們祥云村的一點心意!”
農村人的樸實和熱情,讓上輩子同樣出身這種環境的郭守云沒法拒絕。
“那就叨擾了!”
“您客氣。有機會感謝你這個大恩人是我們萬分高興的事,怎么說得上叨擾呢?…對了,你們這是去哪?”
“我想去養父家的舊址看看!”
“我帶你們去吧,這里我熟!”
郭守云點了點頭,也沒拒絕。
一行人出了村委會,也沒開車。就這么邊走邊說,大約二十分鐘后,停在了村東頭的一棟老學校門前。
“就是這里了!…聽老輩人說,以前老郭家是村子里的富戶,房子都用的磚瓦,在村里也算是數一數二。后來,他們家老大和老二都當了國~民黨軍官,把他們一家接去了省城,以后再也沒回來,這老郭家就空置下來。建國后,村里把這里改成了小學。后來文~革破四舊,紅小兵們胡鬧,一把火給燒了。現在看到的這所老學校是78年的時候,在原址上建的。不過,現在村里的娃兒們都到鎮上讀書,這里就空了。”
透過緊閉的鐵門縫隙,打量著里面已經雜草叢生,失去生氣的老學校,片刻之后,郭守云轉過身。
“村子里還有郭家的親戚嗎?”
“沒了!祥云村錢姓和劉姓的居多,姓郭的就他們一家。”
“為什么?”
“村里的老人說,還是大清朝的時候,郭文書娘倆,也就是郭建成的爹和奶奶,來到我們這里定居下來。所以,村里沒他們的親戚。”
“大清朝?那就是上百年前的事了。這么遠的事,村里還有人記得?”
“一般肯定不記得。不過老輩人說,郭家娘倆不像是小戶人家,來的時候,身邊還帶著一個老仆!一來就買了不少地。你想,那時候我們祥云村不是打魚就是種地,突然來個有錢的,怎么可能記不住!”
郭守云點了點頭,鶴立雞群,自然格外醒目。本來他還想問問郭文書娘倆的來歷,但想想還是算了。連郭家最后去哪都不知道,更何況這種百年前的‘無頭公案’!
在錢永裴的陪同下,圍著學校轉了一圈后,郭守云也絕了把養父遺骨遷回來的念頭。這里一個人郭家人都沒有,遷回來也是孤魂野鬼,還不如留在美國,最起碼自己和林肯一家會經常去祭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