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伙說沒有你的允許,他不能亂給!”劉志奇道。
“看不出來你的嘴巴還挺嚴嗎?”郭守云道。
“那是當然。作為朋友,我從不能辜負你的信任!”陳真笑道。
郭守云微笑著點了點頭,“一會你們都找老陳要吧,他手里有我的手機號。”
“說完了房地產,能請教一下郭先生對煤炭行業的看法嗎?”劉志奇問道。
看著這位身材肥胖,在所有人當中最有老板樣的人。郭守云點了點頭。
“當然!…其實煤炭價格上漲是肯定的。因為華夏的經濟在發展,對于能源,尤其是電能的需求幾乎沒有止境。而華夏的發電廠超過80%都是以燃煤為主的熱電廠。需求的增長,自然會帶來價格的上漲。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燃煤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在所有主要燃料中幾乎是最高的。”
“…等到華夏的經濟增長,由現在的粗放型,開始向技術型轉變的時候,對于環境改善的重視,會導致煤炭價格的下降。因此,從中短期來看,煤炭的價格是上漲的。長期來看,煤炭的價格是下跌的。所以,劉先生想要讓自己的事業穩步擴大,就需要用中短期賺到的錢,拓展新事業,對沖煤炭下跌帶來的風險。”
“冒昧的問一句,郭先生的中短期的時間界限是…?”
“我個人的習慣,把一年內的時間稱之為短期。五年內的時間稱之為中期。十年內的時間稱之為長期。”
“明白了!”劉仁奇點了點頭。
“郭先生認為華夏會在五年后進入技術驅動型經濟?”李成軍突然問道。
“不會!”
“那您剛才…?”
“我個人一直很喜歡李家誠先生的一句經商信條:絕不賺最后一個銅板!任何事情等到巔峰的時候再想做出改變,往往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機會。‘未雨綢繆’,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后,李成軍繼續道:“那郭先生認為華夏什么時候會迎來技術驅動型的社會?”
“這就要看華夏領導層的能力了,不過我相信這一天總會到來。”
“看來郭先生對華夏很有信心!”
“當然!”郭守云肯定的點了點頭,“說到這里,我想到了一個在領英問答里看到一個關于華夏的段子,他是一個來自華夏的留學生寫的。內容應該是:五千年前,我們和古埃及人一樣面對洪水;四千年前,我們和古巴比倫人一樣玩青銅器;三千年前,我們和古希臘人一樣思考哲學;兩千年前,我們和羅馬人一樣四處征伐;一千年前,我們和阿拉伯人一樣無比富足;現在,我們和美利堅一較長短!五千年了,我們一直在世界的牌桌上打著麻將,而另外幾家已經換過好多輪了。”
“雖然他的說法在時間上有很多錯漏,但大概的意思卻是沒錯的。華夏歷史源遠流長,雖然總會在輝煌一段時間后陷入低谷,卻也總能從低谷中重新崛起,再次成為世界強國。所以,我相信華夏會再次崛起。而且,過去二十多年改革開放的成果,也已經足夠說明問題。”
“真是難以相信,郭先生會有這樣的結論!”何晨道。
“我是美國人,但我也同樣是華夏人。我了解華夏的歷史,也明白她的未來。所以一切都不奇怪。…說到這里,其實各位不必一一問我對于你們所從事的行業的未來看法。實際上,華夏經濟很健康,未來仍然會有持續的輝煌。所以,在這種快速發展的環境當中,不管是房地產、能源、零售,還是珠寶奢侈品,都是很有潛力的行業。”
“但任何行業都不可能長盛不衰,快速發展后,也會有一個平穩發展期。所以,如果你們真的把你們各自所從事的行業,當做你們未來一生的事業去經營的話,那么久不必在乎她到底能夠賺多少錢。換言之,如果你們僅僅是打算賺錢,而沒有長期經營的想法,那么最好的辦法就是三到五年后轉手出去,投資利潤更大的行業,比如房地產。所以,該如何選擇,根據你們各自的本心出發。…這是我給在座所有人的建議。哦,對了。李先生好像是在政界?”
李成軍點了點頭。
“我對華夏官場不熟悉,所以就幫不上忙了!”
“郭先生別那么早下斷言,其實我們之間還是能夠合作的!”李成軍語帶深意道。
“哦?愿聞其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