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三章博物館
……
“具體說一說?”郭守云也來了興趣。
張磊點頭后,“漢華資本旗下四支基金,投資珠寶材料的谷雨,投資藝術品呃霜降,投資珍貴木料的小寒,投資高端葡萄酒的大寒。除了最后的葡萄酒基金大寒,其余三支基金在這四年多的時間里已經積累了上千件珍貴藝術品、珠寶材料和木料。如果任由它們放在漢華控股的金庫里實在太浪費。所以我打算開辦一個博物館,把它們拿出去展覽,順便換取一部分收入。”
“考慮到我們的東西雖然每一件都是精品,但相比藏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大型博物館還是少了太多。再加上博物館新開,沒有知名度,幾年之內只怕不僅賺不到錢,反而還會賠錢。所以這個想法我一直沒有具體實施。”
“但現在不一樣了。有了途牛旅游集團,博物館可以作為一個景點加入途牛規劃的旅游路線當中去。這樣我們就能最大程度的保證盈利,甚至運氣好的話,說不定一開張便取得正盈利。”
聽完后,郭守云笑道:“你這個家伙真是打的好主意!而且,你這是任何一個賺錢的機會都不打算放過啊!”
“一家小而精的博物館雖然不能取得太高的營收,但一年幾百萬華夏幣也是一筆不能錯過的收益,起碼能滿足四支基金管理人員的工資支出了。”
說完后,他的目光再次放到了郭守云身上,“老板,您不也挺喜歡收藏嗎?而且還不乏唐總八大家曾鞏《局事帖》,成化斗彩天字罐,唐代‘大圣遺音’伏羲琴,董其昌《采菊望山》手卷這樣的精品。不,應該說進入老板收藏庫的藝術品都是精品。”
這些年,郭守云一直在收藏華夏藝術品。西方藝術品相對而言要少一些。原因倒也簡單,兩個字:便宜。
一幅頂級的西方近現代畫家的油畫作品,動輒數百,上千萬美元。而同樣的徐悲鴻、齊白石等大家的精品也不過才四五百萬華夏幣。董其昌《采菊望山》收卷是去年嘉德秋拍古畫專場的壓軸,也不過才781萬華夏幣而已。
瓷器市場,清代乾隆霽藍釉描金寶相花如意耳瓶、清代康熙青花胭脂紅纏枝蓮紋賞瓶這樣官窯器中的上品也不過才一兩百萬。等到十年后,頂級的清宮五彩瓷價格就沒有一件是低于千萬的。
所以,每年郭守云都會從自己的收入中拿出兩三千萬美元在國內藝術品市場上掃貨。不管是書畫還是瓷器,又或是玉器、雜項,只要是精品,他來者不拒。這些年魔都郭氏莊園,以及美國郭氏莊園收藏庫里積累的華夏藝術品有五六百件。而且這還不算他三年前購買英國貝文莊園時,被一塊附送的近萬件嘉慶、道光、咸豐、光緒等清晚期的官窯器。
“看來你是打到我那些收藏品的主意了。”郭守云笑道。
“獨樂了不如眾樂樂。與其讓那些珍貴的藝術品躺在老板的收藏庫里蒙塵,還不如拿出來賺錢。”
郭守云收藏藝術品,喜歡只是一方面,最主要的也是投資。因此他對張磊的提議倒是不反對。
“博物館你準備放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