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卯時末。
劉四兩帶著二十多人,走后門進了鎮淮軍大營。
雖鎮淮軍今日同樣休沐,但營中仍留有一半軍士駐防、操練。
偶遇幾名走路筆挺、目不斜視的鎮淮軍兵士,劉四兩還會貼心的解釋一句,“鎮淮軍講究兩人成排,三人成列。”
江樹全等人雖不懂走路也要講規矩有甚意義,但見人家一個個體態勻稱、身姿挺拔,不免生出一絲自慚形穢。
武衛軍軍士和鎮淮軍軍士,僅從外形上看,便有肉眼可見的差距。
于是,引起了在營內糾察風紀的錦衣所徐志遠注意軍營重地,怎可為外人隨意進出,明顯違反了紀律
可不等他帶人上前盤問,賀北趕忙把幾人攔了下來,附耳小聲道“今日不查外人進營”
“為何不查這是紀律紀律是天,在我徐志遠眼里,便是天老子來了,也要遵守紀律”徐志遠明顯對賀北并不是那么服氣。
賀北只能透露更多一些,“是都統特意安排的你莫要壞事”
“哦是校長安排的啊,你不早說”
“”
鎮淮軍飯堂內。
劉四兩和周宗發不期而遇,后者同樣帶了一群武衛軍軍士,兩人心照不宣遠遠點了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正常情況下,外人當然進不了飯堂。
但今日劉四兩同樣走了后門,領著眾人混進來免費體驗了一下鎮淮軍飯食。
每人定量一個煮雞卵、兩個大肉包,饅頭、白粥隨便吃。
直把這伙人吃的撐圓了肚皮。
當他們得知,這是鎮淮軍兵士每日標準之后,又說不出話了。
只有老孟嘟囔了一句,“俺們村的地主老爺,早食也吃不了恁好。來這鎮淮軍當兵,簡直是來享福的”
辰時初。
蔡州城西門外,一片空地上停了幾輛牛車,旁邊建了兩間草棚,上面卻掛了一塊牌匾,上刻四通客運四個大字。
這字跡談不上好看,用來制成匾額有點貽笑大方了。
不過,當江樹全走近看清四通客運旁還有一行小字陳初題,打趣的話憋了回去。
卻也不由問道“劉兄弟,這個四通客運是陳都統的產業”
“小柱子”
正朝草棚內一名年輕人打招呼的劉四兩聞言,呵呵一笑道“那倒不是,喏,他就是四通客運的東家,這小子機靈著呢。”
小柱子是雙河村周祖林的妻弟,今年夏,軟磨硬泡借了姐夫一筆錢買了輛牛車,往返桐山縣城和十字坡之間。
彼時,兩地之間人員流動頻繁密集,小柱子僅僅一個多月便收回了買車投資。
旁人見他靠此掙了錢,迅速效仿。
競爭大了,雖還能掙著錢,但已遠比不上當初。
后來,陳初帶桐山軍民占了蔡州城,小柱子敏銳的發現了商機。
在局勢尚未徹底安穩時,便說服姐夫、以及姐夫好友周宗發給他又投了一筆錢,做起蔡州至桐山的長途客運、郵遞生意。
當時,他擔心沿途地方官吏、潑皮滋事勒索,又央求姐夫向陳初討來題字
有了這塊招牌,直如一張暢通無阻的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