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投了錢的周祖林、周宗發不但每月能得來不菲分紅,小柱子還拉扯叔伯、堂兄弟在四通客運做工,人人有了一份穩定收入。
如今,出身草根階層的小柱子,在桐山縣已然成了一位名人,用都統的話來說,這是一位敢想敢做的青年企業家
辰時三刻。
劉四兩一行出發。
經過特殊改裝加大加寬的牛車,車頂加了遮雨薄棚,車底固定了一排排墊了軟墊的小杌子。
雖談不上多舒服,但比起走路,還是要輕松、快速許多。
下午申時。
馬車抵達鷺留圩。
一群人只覺眼睛不夠用了這里的人氣色真好
一個個面色紅潤,衣裳干凈漂亮,村內到處是新蓋起來的兩層小樓。
劉四兩帶著眾人在莊內看了新搭建起來的戲臺,看了莊內食堂,又去藍翔學堂看了看。
“四兩哥,你說學堂不收學童束脩”
“嗯,不收,每年還有夏冬兩套學服,每日也有免費營養午餐,有牛羊乳、雞卵、俺莊上糕餅房自制的蛋糕。你們瞧出來了吧,莊子里的孩童比其他村同齡人高出半頭。”
“可不是么一個個小臉紅撲撲、圓嘟嘟的,看著便喜人”
江樹全和老孟、秦大川等人,扒著學堂窗戶往教室里張望,各自一臉姨母笑。
“哎現今的孩子不惜福,上月鎮淮軍吳奎吳虞侯的兒子吳宴祖,竟然把學堂發的雞卵偷偷扔了,先生發現后喊了家長,那兔崽子竟說吃膩了。氣的吳虞侯專門回來一趟,揍了兒子一頓”
劉四兩感嘆道。
“噫雞卵還能吃膩讓我吃上一年,我都不膩”
矛頭表示不理解。
同樣有兒子的江樹全看著學堂里的娃娃,向往道“劉兄弟,你們算是遇到好東家了。若我兒子能坐在這般好的地方學學問,我便是把命賣了也值當。”
劉四兩呵呵一笑道“說起來,都統確有在蔡州照此建立子弟學堂的意思。”
“甚是子弟學堂”
“給咱軍中將士家的孩子建的學堂。”
“俺們武衛軍的軍士子弟能去讀么”秦大川迫不及待道。
雖然他大字不識一籮筐,骨子里卻不乏對學問的敬畏和渴望。
劉四兩卻露出一絲為難表情,遲疑后,道“兄弟,你們也知曉武衛軍寇指揮使和陳都統不睦,大人就算有心給大伙做這件事,寇指揮使只怕也會覺得是大人想要拉攏他手下的人。此事難辦啊”
自己苦熬還能忍,但眼看如此好的機會,卻無法給兒女爭取,讓幾人心中漸漸升起一股怒意。
欣喜心情不由低落下來。
申時末。
孩童放學,呼啦啦涌出了學堂,楊二郎、許小乙等年歲大些的男童,抱著一顆蹴俅便要往球場跑。
迎面撞上劉四兩,連忙剎住腳步,幾人整理了一下衣裳才走上前來,齊刷刷把右手掌心向下舉過頭頂,“見過四兩哥,四兩哥辛苦了。”
劉四兩樂呵呵道“去玩吧,我沒事隨便看看。”
如此之后,那幫半大孩童才重新追逐著跑向球場。
這一幕讓江樹全等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禁好奇道“劉兄弟,小郎們這是作甚”
“呵呵,這是他們先鋒隊的隊禮,以示對軍士的尊重。”劉四兩自得道。
“他們為何要對軍士尊重”老孟卻更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