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各有悲喜
世間萬物皆分陰陽。
晝陽夜陰,男陽女陰,而黃昏時分正是陽陰交替之時,符合夫婦之道。
昏加女是為婚,正是成婚吉時。
十月二十八,酉時整。
金烏西沉,玉盤東升,初冬季節并不算太稀奇的日月同輝,也為路安侯和趙令人的大婚增添了一絲暗合天道的喜慶注腳。
蔡州最寬闊的衙前街上,東西兩端同時搭起兩座戲臺。
表演者正是來自桐山的劉靈童戲班,這種動輒需要數十人才能完成的節目,若在勾欄楚館內演出,沒個十錢的門票,連最差位置的票都買不到。
但今日,為慶賀趙令人大婚,鷺留圩農墾集團特意請蔡州百姓免費看三天大戲。
開演時辰為戌時整,但距離開戲尚有一個時辰,蔡州百姓已提著矮凳、拎著馬扎,早早在戲臺下占好了位置。
衙前街最東邊的戲臺下,豎起的節目牌上寫著演出曲目,叫做白娘子傳。
數里外最西邊的戲臺下,節目牌上寫的曲目則叫做倩女幽魂
這兩個都是新曲目,大伙聞所未聞。
聽小道消息說,兩臺戲本,全出自侯府陳姨娘之手,也有人說,戲本是路安侯寫的,只不過是經陳姨娘之手潤色過。
更有甚者,還有人說路安侯為了歌頌愛情專門給這兩臺戲本做了半首詩,叫什么草蟒英雄許漢文,亡靈騎士寧采臣
至今無一人能參透詩中含義。
酉時一刻。
侯府三進明誠堂,是府內最闊的一間廳堂,足以容納百人。
此刻,堂內遍鋪紅毯、紅紗裹柱,擠得水泄不通。
更多人聚在堂外的院子內,不住踮腳往內張望。
堂內,經過引贊、通贊等一系列復雜流程,終于進入了最后的三拜環節。
“一拜天”
隨著總管事蔡源中氣十足的喊聲,陳初牽了蒙著紅蓋頭的貓兒,面南叩首拜天。
“再拜地”
隨后陳初起身,扶起貓兒,二人轉身面北,再行叩拜,是為拜地。
“二拜高堂”
今日這對新人,父母皆已不在世,前些日子議定婚禮流程時,蔡源曾詢問要不要取消這個環節。
陳初卻道我與娘子又不是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兒女如此大事,便是他們都已過世,也要有他們一席之地。
所以,此時明誠堂正中桌案上擺放著四塊牌位。
按說,今日拜高堂只需讓貓兒拜陳初父母,陳初卻堅持把貓兒爹娘的牌位也擺了上去。
蔡源一聲發喊后,陳初夫婦朝牌位叩首。
拜罷,陳初向未曾謀面的岳父母保證道“泰山、岳母大人在上,小婿陳初,今日娶趙家女為妻,往后愛她、護她,必不使娘子再受委屈、不使娘子再遭厄困慈父慈母無需掛牽”
這一節,算是陳初有感而發的臨時起意,并不存在先前議定好的流程內。
卻見披著紅蓋頭的貓兒稍稍一怔,隔著紅蓋頭,旁人看不見貓兒的表情,卻見數息后,一串串沾染了胭脂的淚水匯聚到了圓潤小巧的下巴上。
隨即,貓兒也朝陳初父母這邊的牌位再拜一回,顫抖的聲線已帶上了哭腔,卻又強自壓抑下波瀾情緒,綿綿道“父親、母親大人在上,兒媳陳趙氏往后定會愛他敬他,使官人寒涼有衣、肚饑有餐。謹守陳家家宅,為我家開枝散葉,興盛家門”
夫妻二人看似在向對方父母保證,卻也像是隱晦向彼此表達愛意。
堂內觀禮諸人,不禁心有戚戚。
這一對啊,說苦命鴛鴦言過其實,但兩人十幾歲時便走到了一起,身無分文、無有爹娘照應,還帶著一個小拖油瓶的幼妹,這一路走來,該有多少旁人不知的心酸不易。
相濡以沫、相依為命,不過如此了。
和娘親站在人堆里的陳瑾瑜,用帕子把眼淚擦了又擦。
姚大嬸、彭二嫂等桐山婦人,一個個都紅了眼睛,像是在勸貓兒一般自言自語道“好了好了,往后都好了,往后都是好日子了”
“夫妻對拜”
在蔡源的提醒下,陳初和貓兒終于完成了婚禮的最后一步。
隨后,白露、寒露攙了貓兒去了后宅涵春堂
而陳初,還要留下支應。
酉時末。
喜宴開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