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好,身為本地人的黃豆豆開口喊住了四散奔逃的鄉親,才止住了騷亂。
黃豆豆離家三四年,模樣變化不小,村中耆老上前仔細辨認半晌才認出這是村里瘸腿黃老漢的兒子。
再看黃豆豆身后跟了足足一百多人的精悍軍士,耆老驚疑不定,小心問道“豆子啊,你帶恁多軍爺進村干啥啊”
黃豆豆也不知道該怎樣回答,畢竟,他自己都不清楚這名剛剛認識了一個時辰的侯爺要來作甚。
正躊躇間,卻見陳初翻身下馬,走到耆老面前一拱手,笑道“好教老伯知曉,黃公公近日做了六品的內侍殿頭,特被恩準回鄉省親一日。”
嗡一聲,議論四起。
內侍殿頭是個啥官,鄉民們不懂,但六品定然不小了
便是畿縣縣令也不到六品官啊
黃家小子出息了
“大侄子我前兩日還和你爹說,你早晚有大出息”
“豆子哥你這官比縣令還大哩”
四面八方的恭維聲中,黃豆豆窘迫的朝陳初拱手道謝。
鄉親們看到這幫軍士,便信了陳初的話,黃豆豆卻清楚自己就是個沒品沒階的雜役黃門,侯爺空口大話,大概是為了讓自己有面子吧。
這路安侯,人還怪好哩
這種感覺,黃豆豆還挺享受。
肯讓兒子凈身入宮的家庭,定然是窮困到了極點。
黃豆豆一家何時這般被人尊敬過。
在村民簇擁中,黃豆豆回到了闊別三年多的家。
一道籬笆墻、兩間破茅屋,和當年比起來沒有任何變化。
陳初讓毛蛋將帶來的禮物送進院內,隨后便去了遠處曠野,帶著小紅撒歡跑了一陣。
不耽誤人家一家團聚。
黃母見了兒子,自然是抱著好好哭了一番。
黃家老漢瘸了一條腿,沒有勞作能力,黃豆豆下頭還有兩弟一妹,年歲最小的弟弟,已和他有些陌生。
黃豆豆顧不得傷感,第一時間問起了一樁他疑惑的事,“爹,娘,我每月讓人捎來的銀子,還攢不夠翻蓋新房的錢么”
黃父黃母聞言,露出些為難表情他們這長子當初為了不讓弟妹餓死,甘愿入宮,為家犧牲了自己,是以他的質疑也理所應當。
黃母抹了抹眼淚,低聲解釋道“兒啊,爹娘沒亂花過一文錢,除了照你說的讓你兩個弟弟進了學堂,剩下那些只夠糊口,你爹爹一到陰天下雨,便腿疼的打滾,都不肯讓我花錢抓藥可,一月三百文真的只夠這些開銷了”
“”
黃豆豆一聽,差點跳起來。
他每月月俸一兩五前銀子,除了自己留下五錢,剩下的全部都讓他的上司、雜役押班孫桂幫他捎回家了啊
讓孫桂幫忙的原因有二,一則因他和采買太監關系好,能時常出宮。
二來,黃豆豆人瘦力氣小,雜役班那些老太監經常欺負毆打他,只有孫桂對他和善。
此時想來,這孫桂必定是貪墨了黃豆豆捎給爹娘的錢
“兒啊,你臉上這傷是怎回事啊可是有人欺你”激動情緒稍稍平復后,黃母發現了兒子臉上新傷摞舊傷,不由又是一陣啜泣。
黃豆豆卻在經歷了出離憤怒之后,迅速冷靜了下來,既沒向母親說起被貪墨了銀錢,也沒實話實說臉上的傷是怎回事。
只道“不小心磕碰了。”
說了又有甚用,爹娘幫不上忙不說,還要惹他們牽腸掛肚。
正此時,遠遠聽見一聲呼哨,隔窗看去,正是那路安侯在招呼愛駒,一人一馬,在曠野中縱橫馳騁。
“兒啊,這位將軍是誰啊”黃母小心問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