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楚王
六月十九日,路安候封王之事開始進入流程,范恭知為路安候擬封楚王,交由攝政長公主嘉柔行璽授封,再交禮部擬定吉日冊封。
可十七日早朝時不小心在宣德門跌了一跤的禮部尚書許德讓卻以養病在家為由,暫時將此事壓在了禮部衙門。
許尚書此番舉動,引起了個別官員的敬佩。
如今滿朝唯路安候是舉,只有許尚書鐵骨錚錚,以這般不配合的態度彰顯了大齊朝堂所剩無幾的士人風骨,可敬可佩啊
但陳初也沒慣著他,僅僅等了三日,便借著許德讓稱病的由頭,提拔了工部郎中杜兆清為禮部侍郎,接手冊封事宜。
二十三日,一切流程快速通過后,陳初在大慶殿內受封楚王,妻趙氏封楚王妃,蔡氏、陳氏封側妃
消息一出,京畿默然,各地議論紛紛。
掌兵權的樞密使封王,別說齊國沒有過先例,便是立國三甲子的周國也沒有出現過。
如此權臣,有名有實,當世罕見。
封王當日,朝廷再議大行皇帝喪葬之事,由楚王陳初、權判尚書都省事范恭知、兵部尚書張純孝、工部尚書魯朝季四位重臣護喪,商定各項事宜,并命大齊各路遣人前來參加皇帝葬禮。
自十六日東京生亂,至二十三日陳初封王,歷經七日,消息早已傳遍各地。
相比此時東京城內的風平浪靜,原本與魯王交好的軍頭經過數日準備,逐漸有了異動。
二十四日,河東路威勝軍、澤州軍兩軍匯聚萬人駐于澤州境內天井關,距東京城只有五百多里。
雖暫未東來,但其舉動令人生疑。
兵部去文,質問威勝軍節度使祝恇為何私自調兵,后者已讀不回。
見此,陳初按兵不動,兩日后,卻接連有爆炸消息公布。
二十七日,已與官兵纏斗多年的河北路王彥叛軍,忽在大齊七曜刊上發布聲明,言道國本多事之秋,不愿再見兄弟父子相殘、生靈涂炭,河北王彥愿率部八千受楚王招安
此消息一出,各地軍頭無不驚異莫名。
這王彥所部,并非一幫盲聚草莽,不然,當初魯王也不會多年與其糾纏而束手無策。
并且,這王彥的聲明非常耐人尋味他并非受朝廷招安,而是點名受楚王招安
這則消息尚未消化完畢,二十八日,大齊七曜刊再刊一文,這次主角換成了已反叛多年的原山東路官軍歸義軍。
聲明中,歸義軍首領楊安、徐汝賢同樣有感楚王大義,愿率部為國驅使。
隨后,兩路叛軍原地駐扎,等待楚王派人前來整編授銜,王彥、楊安、徐汝賢等人已啟程進京,準備覲見嘉柔殿下、楚王。
這已是大齊立國以來少有的好消息,并且是接連兩樁。
頗有些新朝新氣象、四海歸心的象征意味。
原本那些私下對陳初封王頗有微詞的官員,也不得不心悅誠服。
就連臨時工嘉柔,也籍此收獲了一波聲望。
自古以來,軍功便是上位者獲得崇高名望的不二之選,更別提是以這種兵不血刃的方式收服了兩路亂軍。
而其他軍頭關注的重點,則在楚王突然間又得了一萬多善戰之士。
如今,淮北軍東京駐軍、淮北駐軍,再加這已經亮明了山頭的兩路歸正亂軍,楚王可控精銳已近四萬。
大齊境內,便是實力最強橫的永興軍折家也不過一萬多馬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