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暗流
八月下旬,齊金兩國陳兵邊境。
外界看起來是戰云密布,然隱藏在緊張氛圍下的實際情況卻輕松的多。
韓家以及郭安的代表每日都要秘密渡河南來,和蔡坤、蔡思堂兄弟進行談判。
談判內容無關國事,只和他兩家利益有關。
兩家雖不愿和阜城鬧僵,卻不礙他們借著大軍壓境趁機討要些便宜。
最終,于八月二十五,雙方達成口頭協定待金軍撤軍后,韓、郭兩家在金國南京城外土地、人工,阜城管理、技術人員,合作建起一座羊毛處理場坊。
以后,阜城從此場坊中收購的羊毛提價三成
這份協議,在韓郭兩家看來是占了天大好處,土地他們多的是,至于人工更不值錢那么多部曲家眷、無地流民,隨便管幾頓餐食還不是要多少人有多少人。
提價的三成,幾乎都是純利潤啊場坊又不用他們管理,簡直是躺著掙錢。
他們甚至認為,若不是金軍壓境,阜城絕不會給出如此優渥條件。
可蔡家兄弟同樣認為自己很賺
羊毛的初級加工工序繁瑣,如清洗、脫脂、梳理等沒什么技術含量的流程偏偏最耗工時。
若能在產地附近完成這幾道工序,將處理好的羊毛拉回阜城直接紡線、裁衣,不但能節省不少運輸成本,還可省下不菲的人工成本。
而在陳初的理解中,這種低端產業外移,就像后世華夏八九十年代為歐美做襯衫、做襪子。
也可以比作奢侈品代工,南京場坊做完最辛苦繁瑣的工種,再由阜城深加工、貼牌之后,以高額溢價再賣出去。
利潤大頭歸阜城,南京場坊掙些微薄加工費。
除了經濟利益,陳初更看重的是場坊管理層交與阜城。
聚集大量青壯的場坊,可從來不是一個安穩的地方即便如蔡州,城南工業區的飯店酒家片區,工人飲酒后發生爭執、打架的事情也不算稀罕。
年輕人,便意味著容易接受新事物,同時又是熱血、莽撞的代名詞。
待南京場坊建起,淮北那套夜校模式肯定要帶過去,人識了字,眼界就會開闊。
接下來再組織一些積極分子去淮北交流學習,他們親眼看過淮北工人的生活,心思活躍之人大概會思考兩地民生為何差距如此之大。
若此時,某些有心的淮北管理層再刻意引導一下場坊隨時可能變作一枚炸彈,場坊越大,炸彈越響。
這場坊看起來是淮北系為了讓利南京而割出的一塊肥肉,實則,卻是一枚毒丸。
八月底,雙方議定合作細則,皆大歡喜。
但河間府都統王文寶卻不那么開心
南京援兵已來了十余日,不但按兵不動,甚至連打造渡河船只這種假樣子都懶得做
奶奶的,你們是來旅游的么
為此,他數次求見韓企先,卻換來一句,“軍國大事,豈可兒戲本官已嚴令齊國抓捕兇手,王都統還待怎樣金齊兩國多年交好,為父子之邦,難不成為些許小事便要刀兵相向如此一來,豈不損我大金上國氣度”
“”
老子的結義兄弟死了在你嘴里卻成了小事
王文寶氣惱不已,卻也不敢當面頂撞有錢有勢有兵的韓企先。
于是,他備金百兩,轉而求見此次南征的副將萬戶郭安這腌臜鳥廝,金子倒是收的痛快,可說起出兵攻打阜城之事,卻和韓企先一個調調。
將王文寶氣個半死。
無奈之下,他只得將希望放在金將阿離赫身上。
這阿離赫雖軍階不高,卻因是金人身份,完全不將漢人官員當回事,進駐樂壽縣當日,便奪了當地知縣一名妾室回營褻玩。
那知縣找到韓企先,讓其代為求情放妾室歸家,阿離赫卻道“當年周國公主老子都玩過,睡你漢人一名妾室又能怎樣”
這話相當囂張,卻也不算吹牛
丁未之難時,阿離赫身為海陵王的親兵,是最先攻入皇城的那批金國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