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午夜鐘聲
十一月初五,夜半子時。
一彎細月高掛中天,本不甚明亮的月光經積雪反射,倒也在天地間映出一片通透銀華,可目視一二十丈。
河間府青縣木橋鎮鎮外,阿離赫與王文寶等人胯下駿馬紛紛噴吐著如柱煙氣,顯然是剛剛經過一番疾馳。
兩人眺望的對岸,正是齊國滄州界。
自從結義兄弟喬丑兒死在齊國后,王文寶時時刻刻想著報仇之事,卻屢屢被韓企先壓制。
于是,他將報仇的希望放在了阿離赫身上,日日攛掇后者教訓齊國一回。
可阿離赫始終未曾表態,直到昨晚亥時,忽然讓王文寶召集麾下馬軍,隨他出營
按說王文寶歸韓企先轄治,無令擅自出營是大罪,但他已鐵了心的要抱阿離赫的大腿,只要事后金人開口,便是韓企先也治不得他。
并且王文寶猜測,阿離赫按兵不動這么久,又忽然行動,很可能是得了上頭貴人的指示。
再聯系阿離赫海陵王親衛的出身,這貴人是誰,已呼之欲出。
若能借由阿離赫被那貴人看重,韓企先算鳥毛
昨夜亥時二刻,阿離赫部、王文寶馬軍共計千人的隊伍出營。
半刻鐘后,韓企先才得到消息,不禁暴跳如雷。
他一是惱兩人不將他這主帥放在眼里,二來,兩人率部夜半離營,定然是要去尋齊國晦氣。
韓企先抵達界河北岸后,經過不斷努力,終于和南岸達成了某些默契只待此事平息后,雙方便會繼續推進商貿、場坊等更深度合作。
一旦開戰,這些大利于韓、郭兩家的協議還能不能執行,就不好說了。
原為遼臣的韓郭兩家當年能絲滑的叛遼投金,就是為了保存各自部曲實力。
打仗這事,漢、渤軍得不來多少實際利益,又總會被金人驅作炮灰哪有和阜城做生意來的安穩
由此,韓企先愈加惱火擅自行動的阿離赫和王文寶。
當夜,韓企先、韓嘗叔侄密議至深夜,直到天亮,遣一使者悄悄過河,面見阜城知縣。
這使者,耐人尋味
既隱晦通知了蔡思某些重要信息,表明韓、郭兩家和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沒有關系,卻又偏偏等到了天亮才來
那阿離赫、王文寶已出發五六個時辰,即便南岸知曉了他們有所行動,也未必來得及阻止了。
說回初五夜。
阿離赫、王文寶兩部千余騎,在岸邊休整片刻。
軍階比王文寶低了兩階的阿離赫猶如上官一般,發號施令道“王都統率部自此過河,我再向下游去十里過河。”
王文寶也不覺難堪,抱拳后又道“今夜我軍作戰目的是”
打仗總要有個目標吧,比如拿下某個鎮子,陷了某座寨子。
可阿離赫卻道“王都統隨意,只需將陣仗弄的大一些便是。天亮前撤回便好,我們明日卯時再于此處匯合。”
阿離赫的目標就是將齊國人激怒,能引得他們進攻樂壽大營才好若到那時,金廷總不會再對出兵與否爭論扯皮了。
約莫子時中,王文寶率部五百騎率先渡河
自八月起,便憋下的一肚子火氣,終于有了宣泄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