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望夫石
臘月二十九晨午。
一股難以名狀的恐怖之力碾壓界河,糜碎十里。
金國八千先鋒軍,除少部尚未渡河外,炸死、溺死、砸死半數不止。
登岸步卒,又被淮北姚長子所率馬軍席卷
此一戰,折損金、遼軍五千余,但尸首多沉入冰河之內,所獲首級僅登岸金軍千余級。
但三千齊國馬軍僅戰死三十余,傷不足百。
造成如此懸殊傷亡比的原因,自是因為界河內發生的天地異象,令人破膽喪魂,完顏普力根本無法組織起有效反抗。
戰后,南北兩岸的士氣,不可抑制的發生了逆轉。
北岸金軍在驚駭莫名之下,急退五里回營。
南岸齊國馬軍,則將百余金兵俘虜綁于馬后,在雪原上拖拽數里
作為進攻一方,完顏宗弼深知久則生變,并反其道而行就在韓企先、郭安等人以為本方不明不白吃了這么大一次虧,怎也要休整幾日才會采取第二波行動之時,宗弼卻出人意料,當夜命副將完顏斜保再率三千漢、遼軍,于阜城下游二十里處渡河。
渡河后,當即在南岸撒開警戒游哨,接應大部渡河。
白日里出現過的天崩地裂之力,未再重現。
率部進抵南岸的宗弼,早年間隨多名漢遼儒士學習,并不相信怪力亂神之事。
但大部過河后,還是松了一口氣若今夜渡河時,再來一次今晨景象,軍心有崩潰之虞。
他猜測,齊國興許是掌握了某種金國尚不知曉的兵器,但數量有限。
或許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神奇兵器,怯懦齊國才敢捋大金虎須漢人最擅搞些稀奇之物。
宗弼卻認為,奇巧兵器可逞一時,但戰場決勝,終歸要看將士勇武。
臘月二十九,亥時,金軍入齊。
北岸河間府,僅留不足五千人看守河間府諸縣、要道關隘。
翌日寅時左右,宗弼率四萬金軍通過通過不設防的界河后,留小股部隊監視東側交河縣,大部直撲阜城
自女真部于白山黑水間崛起后,二十多年來,作戰方式便是尋敵軍主力決戰。
當年,先帝以三千余勇士大勝遼國十萬大軍,一戰創下金國基業。
后,又以兩萬人馬將遼國七十萬大軍殺的丟盔棄甲,伏尸百里。
自此,天下便有了金兵滿萬不可敵的說法。
十二年前的周國丁未,金國原本只是打算南下討些便宜,卻不料,竟輕松攻下了坐擁百萬軍民的帝都汴梁。
以至于金國當時都沒做好統治中原的準備,這才匆匆扶植了劉豫稱帝。
所以,金國不管是皇帝、元帥,亦或是中下軍官、士卒,都認為,只要金軍能逮到齊國主力,必然能像先祖那般,一戰殲之。
而河北路齊國主力,正在阜城那面督撫帥旗,至今飄揚在城頭。
只要殺了那齊國新近崛起的楚王,整個河北、乃至整個齊國,自會不戰而降。
宣慶元年,臘月三十,辰時。
冬日無力的綿薄陽光透過薄霧映向人間,積雪覆蓋下的茫茫平原上,近四萬金軍將阜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人數過萬,無邊無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