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二,晨午巳時。
蔡州百花巷。
按說,此刻遠未到勾欄開始營業的時辰,但蘊繡閣后院卻響起了飄渺琴音和婉轉歌聲。
“白云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
蜂圍蝶風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
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梅瑤一曲罷了,廳內僅有的兩名聽眾陳初和蔡婳同時鼓起了掌來。
“梅大家,一夜之間便能將這首臨江仙練的通熟,且能唱出其中真味,果然不愧大家之稱啊”
陳初撫掌贊嘆,梅瑤起身一禮,站著回道“奴家低微技藝,與王爺才情相比,幾如熒光對皓月。一首曲一夜練熟不難,但世間能在數十息內便作下這上上之詞的人,奴家只見過王爺一人”
這說的是昨日傍晚之事。
淮北立志要將蔡州打造成天下經濟、文化、娛樂中心,每逢夏秋季節,各類展覽、交流會議層出不窮。
昨日,由淮北文學院和博物院聯合舉辦的華夏起源學術會議,在韓昉和李易安的主持下正式開幕。
此會議聚集了齊周兩國大量鉆研史學的大家和金石專家,傍晚的晚宴便安排在蔡州最好的會所,蘊繡閣白玉堂。
參宴的,不但有陳初、陳景安兄弟、張純孝、折可求等齊國中央地方高級官員,便是滯留在蔡州商討齊周邊境沖突的陳伯康、周國兵部尚書王舒,也穿便裝以私人身份赴宴。
文人嘛,湊在一起總免不了撩騷。
酒過三巡后,便請出了剛好游歷至此的齊國最負盛名的梅瑤彈奏幾曲。
梅瑤之所以出名,一是因為琴色雙絕的基本素質,二,則是因為早年楚王那首卜算子贈梅瑤。
席間,有好事者提議,請楚王再為梅大家作詞一曲。
隨即引來一眾人的起哄起哄之人心思各異,有人真的只是為了風月趣事,但更多的人卻是不服氣
近年來,阿瑜為幫陳初立聲威,將他所作詩詞整理出版,其中不乏碾壓當代的作品。
可外界多有傳聞,楚王于學問一道并不精通,許多人都不信這詩集真的出自楚王之手。
再者阿瑜自小有才女之名,便有人懷疑,這詩詞集乃是阿瑜代筆所作。
于是,半推半就下,陳初只用幾息思索,便吟出了這首臨江仙柳絮贈梅瑤二。
此詞一出,場間再無人質疑了詞中雖和眼下盛夏季節不符,但結合梅瑤身世,卻又無比貼切。
蜂圍蝶風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以只能隨風起舞的柳絮暗喻梅瑤飄零身世。
緊接卻又話鋒一轉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別看我此時無所依,若有一日遇得機會,亦可乘風青云直上。
聽在旁人耳中,這好風大約是楚王在說自己雖狂妄了一些,卻是實情,也符合他武人的性子。
可梅瑤卻知道,陳初說的并不是這個意思
八卦消息傳播的最為迅速,昨晚,陳初尚未到家,楚王又為梅大家作詞的消息便先傳到了家中。
陳初夜深抵家時,整個王府后宅內都彌漫著一股陳年老醋的味道。
蔡婳倒是知道一些內情,今早陳初再來蘊繡閣時,她便一道跟了過來。
“有了昨晚王爺替你揚名,梅大家此去南朝臨安定然會更順利一些。”蔡婳慵懶的斜倚在太師椅內,說罷嘻嘻一笑又道“好風憑借力,送你上青云到了臨安,你用心些。王爺已在東京城為你家物色了一座四進大宅,將你寡母、弟妹都接了過去。只要此事辦好了,王爺會替你母親請封誥命、為你弟某個一官半職”
梅瑤從琴架后走出,屈身行禮道“謝王爺、謝娘娘。”
上月,臨安豪商苗奎出巨資請梅大家往臨安一行,本以為已半隱退的梅瑤不會答應,卻沒想到梅大家竟應允了。
蔡州五日談還對此事進行了報道,評價非常正面,說此事是一樁促進兩國文化交流的善舉。
不過,梅瑤在周國的知名度,終歸不如在齊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