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八。
一早,王府后宅整備車馬,一番拜別后,阿瑜和蔡婳分別登上了馬車。
出府前,玉儂院子里的一名小丫鬟悄悄塞給虎頭一只小包袱,并此地無銀般的向同車的蔡婳解釋道“里頭都是些趙小娘子愛吃的零嘴。”
辰時,馬車出府,阿瑜在城內匯合了母親和嬸母,車隊粼粼出城,向西北方向行去。
出城后,虎頭打開包袱一看,內里除了些吃物,還有一沓用紅綢裹好的貨票、一些散碎銀子。
學堂一事事發后,虎頭的小金庫被阿姐一網打盡,手頭上正緊玉儂姐姐私底下給她的這些錢財無異于雪中送炭。
可想到自己此時仍是戴罪之身,不免緊張的瞄了蔡婳一眼。
蔡婳斜倚在車內軟枕之上,嘴角噙著一抹看穿一切的高深笑容看向車窗外。
也不知是真的沒看見,還是裝做沒看見。
此次阿瑜省親,車隊中除了丫鬟仆婦,專職護衛的只有小滿等幾十人。
非是王府不重視阿瑜和蔡婳的安危,而是因為蔡州左近的強人匪賊早已一掃而空,方圓數百里內已多年未曾聽說過攔路搶劫之事。
潁川縣在蔡州西北四百里,一路上朝行夜宿,旅途果然順遂平靖。
阿瑜的母親譚氏,止不住的向妯娌程氏感嘆,“阜昌九年,我帶著阿瑜返鄉,路上還遇見了劫匪,當年驚懼,至今記憶猶新啊”
程氏不由笑道“近些年淮北變化,日新月異,咱們都看在眼里,多虧了元章啊在這混亂世道,生生辟出一處世外桃源。”
“呵呵”譚氏矜持一笑,謙遜道“淮北能有今日,也不止元章一人之功呀,也賴將士用命、百官用心、百姓盡力”
這種高屋建瓴的話,從譚氏口中說出也不算違和,畢竟程氏夸的是她的女婿,替女婿謙虛幾句,合情合理。
可話是這般說的,譚氏臉上那自豪笑容卻暴露了她如今暢快的心情。
自打十幾歲嫁給陳景彥,在蔡州的這些年,是譚氏人生中最為開心的日子。
一來,丈夫仕途通達,短短幾年間從一個郁郁不得志的小知縣,青云直上為一地封疆大吏。
兒子同樣頗為重用,已成淮北年輕人中的翹楚。
女兒得償所愿,嫁與了自己挑選的郎君。
到了譚氏這個年紀,所求之事,不正是家里男子有出息,女子幸福安康么。
安靜坐在一旁的阿瑜,聞聽母親又提到了劫路強人一事,沒忍住露出一對招牌小酒窩當年哪里有劫匪喲,都是叔叔的壞主意。
昨晚,一番玩了人家不娶和娶了人家不玩到底哪個更惱人的討論后,陳初終于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并知錯就改。
數度博大精深,阿瑜怨念大大消減。
再兼今日返鄉,阿瑜的心情不由得明媚起來,看向車窗外,只覺那花兒格外嫩紅、草兒格外鮮綠,世間萬物都美了起來
車隊初八離開蔡州。
三日后進入潁昌府界,蔡婳于當日與阿瑜分別,轉西去往吳城,視察新近發現的赤鐵礦。
阿瑜帶上虎頭繼續北上,終于在七月十二進入潁川縣界。
此次省親,阿瑜一路上盡量維持著低調,卻不料,潁川知縣不知從哪收到了楚王側妃返鄉的消息。
竟連日守在縣界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