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瑜這話講的微酸貓兒農女的出身不是秘密,但凡了解一下,便能知道貓兒早年間是一個不識一字、沒見過世面的小村姑,和陳初相互扶持,一步步成長到了今日。
夫婦相濡以沫、以彼此為后盾、搏世間險惡、驅攔路豺狼的故事,簡直滿足了阿瑜這種小文青的所有幻想。
只可惜,陪叔叔經歷那些的女主角不是自己
梁氏聽出了孫女語氣中少許異樣,卻也沒說破,只道“那旁人呢旁的女眷在忙什么”
“蔡姐姐掌著四海商行和冶鐵所”
說起蔡婳負責的事務,阿瑜點到為止,倒不是不想在祖母面前夸蔡婳,實則是因為她打理的事,有很多不能對外人說
僅阿瑜所知的,四海商行底下的走私漏舶隊伍規模之大,當屬天下第一,和金、周兩國各地文武有許多隱秘勾當。
而冶鐵所產出,更是隱秘至極,好像和天雷炮有關系,阿瑜對此也只知曉些皮毛。
反正,王府女眷中,數蔡婳行事詭秘,她手里好像還有一個獨立于淮北軍政系統外、以青樓楚館為根基的諜報系統。
阿瑜平日經常幫陳初整理、歸納公文案牘,這才對以上等事有所耳聞。
此刻,面對祖母,阿瑜潛意識里把自己當成了蔡州陳家的人,自然要守好家里秘密。
“玉儂管著玉容香妝、花容包包等場坊姐姐原曾想讓她幫忙掌家,后來卻發現她太過溺愛孩子,現下也不敢把后宅的事交給她了,哈哈哈”
不知不覺間,阿瑜對貓兒的稱呼從王妃改回了更為習慣的姐姐。
說起玉儂時下意識的笑聲,也并非取笑,而是說不清怎回事,想起玉儂便讓人開心。
她是王府后宅的開心果,不止阿瑜和她相處時覺著開心,便是陳初和玉儂待在一起時,也肉眼可見的放松。
別看貓兒整天懲治玉儂,可她和蔡婳兩人私底下說起玉儂時,也時常被氣笑。
這邊,梁氏從阿瑜的口吻、稱呼間終于確定,孫女在王府還是蠻開心的,這才徹底放下心來,笑著問道“那阿瑜呢阿瑜管了些什么事”
“孫兒呀,孫兒掌著淮北輿論場。”
阿瑜唯恐祖母小看自己的事業,挑著些能說的解釋道“祖母,如今蔡州五日談、大齊七曜刊的報道風向,輿論引導,都是孫兒做的謀劃,近年來孩童間流行的小人書、連環畫也出自孫兒之手。夫君講,輿情之事,輕則可凝聚民心、引導風向;重則可顛覆一國,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番說法,已將輿論宣傳上升到了國家大事的層面,可阿瑜卻沒等來祖母的夸贊和驚嘆,梁氏只是笑了笑,卻道“女兒家嫁了人,誕下子嗣才是正事、大事。你即便做下再大的事,也不如生下一個大胖兒子來的重要”
滿懷熱情的阿瑜不由一滯。
催生這件事,阿瑜已在娘親那邊經歷過了,原本不算什么。
讓她失落的是,即便堅韌、要強如祖母,好像對女子做大事也沒多少認同。
在王府待久了,阿瑜忽然覺著自己和世間女子有些格格不入。
在王府時,雖然幾人在一起也聊夫君和孩子,但也能聊淮北淮南的局勢、聊場坊經營、聊玉儂別出心裁的設計。
因王府內有貓兒和蔡婳存在,女眷的共識便是生了孩子也不耽誤做事,更何況,她們做的這些事都和夫君的大業息息相關。
一家人共同奮斗不好么難道非要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日日無所事事枯坐宅中等待夫君歸家,才算賢妻良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