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歷一三六九年,大楚開國四年。
正月初一的大朝會之上,內侍總管黃豆豆宣讀了新的一年內的第一道圣旨,“.皇子稷,天資聰穎,德學兼優,孝悌仁厚,深得朕心.茲封為皇子稷為太子,以繼朕志。
文武百官,當輔佐太子,以保國家昌盛,萬民安樂”
如此大的事,自然不會是在倉促之間決定的。
明眼人早在開國元年陛下請陳景彥為皇子稷師時,便知太子之位,已塵埃落定。
首先,皇子稷乃皇后嫡出,本就領先了其他皇子一大截,且皇后和皇上是少年夫妻,早年貧寒可謂相濡以沫,夫妻多年來琴瑟和鳴。
后位穩如泰山的情況下,嫡出長子若無大錯受封太子自是水到渠成之事。
其他妃嬪中,宜妃陳氏子女最多,加上去年新誕女嬰,已育有兩女一子;惠妃沈氏前年誕下一子。
這兩位有兒子的妃子,從未有過任何絲毫窺視大統的意思。
而蔡貴妃、淑妃劉氏兩人膝下無兒.
倒是德妃陳氏同房丫鬟出身的婕妤篆云誕下了一子,但開國元年陳景彥為皇子稷師后,數年來陳家已偃旗息鼓,此次立皇子稷為太子,正是出自陳家兄弟同蔡相的聯名上書。
陳家連德妃所出的皇子念都不支持了,更不可能為篆云的孩子冒險謀畫。
至此,太子之位再無旁的可能。
當日,蔡源、陳景彥以及遼東將軍楊震,分別領太子少傅、太子少師、太子少保。
雖盡是虛銜,但如此陣容為太子保駕護航,也徹底絕了別的官員燒冷灶的心思。
新春朝會后,至初五前,都是休沐假期。
初二初三兩日,宮內人來人往,蔡婳和阿瑜的娘家人、包括各家勛貴借著新春拜賀的借口,紛紛將自家才貌出眾、年齡和陳稷差不多的女兒帶到了貓兒跟前。
貓兒自是能瞧出對方意圖.出生于阜昌十一年的陳稷周歲十歲,虛歲已十一了。
周齊等前朝,皇嗣十五六歲成婚的比比皆是。
雖陳初堅持在大楚律中加了一條十八歲方才成婚的法條,但在民間,此律執行的非常差。
貓兒雖不會帶頭破壞這條法律,但思想傳統的她,卻也不抗拒兒子接觸一下各家女兒,若有合適的,早早訂下婚事、待十八后完婚便是。
于是,這兩日間,稷兒沒少被喊去貓兒的寶慈宮認識各家姐姐妹妹。
初四這日,辰時剛過,陳稷便跑來了前廷文德殿。
此處是陳初平日處理公務的地方,除了蔡婳,后宮家人甚少至此,陳初不由奇怪道:“稷兒怎來了此處?”
“潁國公布置的寒假作業,兒臣作完了,特來請父皇檢查。”
陳稷行了禮,如同大人一般,一板一眼回道,陳初卻呵呵一笑,“你母親不在,不必和爹這般講話。”
陳稷聞言,先抬起稚嫩臉龐,和父皇對視一眼,隨后咧嘴笑了笑,也變了稱呼,“爹爹,你在作甚?”
“在看輿圖.”
陳初指了指巨大書案上的五洲圖,朝兒子招手道:“過來,爹來考考你,兒時爹教給你的東西你還記得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