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斜陽撒落在秦淮河上時,那些游船畫舫也活躍起來,夜幕降臨之后的十里秦淮才是最熱鬧的,不過此時的江南貢院外圍卻人聲鼎沸,因為今日是鄉試第二場結束的日子,考生的書童仆從等,都聚集在貢院外等候放牌,洶涌的人潮沿著秦淮河右岸延伸了數百米。
相比之下,秦淮河左岸倒顯得冷冷清清的,只見一輛不顯眼的油壁馬車沿著堤岸緩緩向前駛去。植在水邊的楊柳早已沒了依依之態,枝老葉黃,一片蕭瑟之景。
這時,油壁車駛到一開闊處停下,水邊沒有建筑阻擋,倒是可以直面河對岸宏偉的江南貢院。馬車的窗簾悄然掀起,露出一張俏臉來,盡然面紗蒙住了半邊臉,但依舊給人驚鴻一瞥之感,明眸善睞,端莊嫻雅,溫婉大方的氣質讓人印象深刻。
此時河對岸等候的人群忽然騷動起來,原來是放牌了,第一批交卷的考生從龍門內走了出來,四周的人群立即一擁而上,那架勢跟如今高考沒什么區別,只是少了記者采訪第一個出場考生的環節而已。
“姑娘,這是放牌了,可惜離得有點遠,倒瞧不清環三爺是否出來了。”鶯兒掀起馬車的車簾,把半邊身子探出了車外,抻長脖子努力張望。
香菱也好奇地湊到窗邊,睜大一雙漂亮純凈的明眸往河對岸望去,眉心那點嫣紅的胭脂痣,簡直就是神來之筆,讓其容貌更加靈動可人。
所以很明顯,用面紗蒙住半邊臉的女子正是寶釵無疑,她默默地看了片刻,便放下了窗簾,輕聲吩咐趕車的老仆道:“去碼頭。”
那老仆愕然道:“約莫一個時辰后就天黑關城門了,大姑娘這個時候去碼頭作甚?”
“不必多問,我自有道理。”寶釵淡道。
老仆只好駕著馬車離開,一徑出了城門,來到了運河碼頭上。眾人下了馬車,此時已然夕陽西下,暮色漸蒼,鶯兒奇怪地問道:“姑娘不是要請環三爺幫忙嗎,緣何到碼頭來呢?”
薛寶釵沒有回答,只對著那趕車的老仆道:“趁著城門沒關,趕快回城去吧,三日后再來此接我們。”
“姑娘別怪奴才多嘴,若太太問起,奴才也該有個說法不是?”老仆道。
薛寶釵輕道:“若娘親問起,就說我往揚州去了,三五天內便會回返,讓她不要擔心。”
老仆聽了便趕著馬車匆匆回城去了,而寶釵主仆三人則租了一艏客船,連夜趕往揚州去。
第二天下午,客船抵達揚州城南碼頭,寶釵主仆棄舟登岸,直奔巡鹽御史衙門而去。
沒錯,薛寶釵這次匆匆趕來揚州的目的,正是打算向林如海求助。正所謂遠水難救近火,舅舅王子騰,還有賈家都遠在京城,暫時指望不上,她又不想影響賈環鄉試,唯一的希望只能求助林如海了。
揚州距離金陵不遠,而林如海身為揚州巡鹽御史,還兼著應天巡撫這份皇差,專門負責私鹽窩案,錦衣衛指揮使易洪也只是欽差副使而已,所以只要求得林如海出面,或能解救自己的兄長薛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