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家和林家雖然交往并不密切,但到底也算有一層親戚關系,而且寶釵與黛玉相熟,同在賈家相處了幾年,此時出面求助的話,相信林如海是不太可能拒絕的。
毫無疑問,薛寶釵的思路是正確的,但是她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她來得并不是時候。
且說寶釵來至巡鹽御史衙門前,并沒有直接求見林如海,而是讓鶯兒遞上了名帖,拜訪林黛玉。
林家的門房甚是奇怪,雖然覺得不合規矩,但當得知對方是薛家小姐,沾親帶故的,而且都曾在賈家居住數載,彼此十分熟稔,于是便把寶釵的名帖送了進去。
此時的林家后宅,林黛玉與平兒、雪雁等正閑來無事,弄了些彩紙來糊花燈玩,因為還有兩天便是中秋節了,做些花燈掛起來倒也應景。
“鄉試應該結束了吧,也不知三爺考得如何?”雪雁一邊把煮好的漿糊遞給林黛玉,一邊自語道。
林黛玉道:“糊涂,今天才開始第三場呢,還得再考兩天才結束。”
雪雁笑道:“哎喲,這不正好是中秋節那天嗎?平兒姐姐還不趕緊動身趕往金陵,只怕還來得及呢。”
平兒愕然道:“來得及什么?”
雪雁掩嘴笑道:“自然是來得及接三爺出考場啊,人月兩團圓,也省得平兒姐姐整日魂不守舍,牽腸掛肚的。”
俏平兒頓時鬧了個大紅臉道:“蹄子嘴里吐不出象牙來,誰魂不守舍了?誰牽腸掛肚了?瞧我不糊你一臉。”
正所謂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林黛玉聞言不由頰生微霞。正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如今林妹妹的一顆芳心全系于賈環身上了,自打后者往金陵赴考,每日思念的日子對她來簡直就是一種煎熬,始明白什么叫“朝朝暮暮”。
正在此時,一名老嬤嬤進來稟報道:“姑娘,金陵薛家小姐來了,在門外投了名帖請見姑娘,真是稀奇事。”
林黛玉愕了一下才反應過來,疑惑地道:“金陵薛家,莫非是寶姐姐?”一邊接過名帖來看。
林黛玉和薛寶釵同在賈家客居了數載,對彼此的字跡都十分熟悉,所以一看那張名帖,根本不用再看落款便知是薛寶釵親筆無疑,驚喜道:“真是寶姐姐。”
又問那婆子道:“薛家來了多少人?”
那婆子笑道:“只有薛小姐和兩名服侍的丫環,馬車沒有,隨行的家丁也沒有,要不如何說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