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溥等人顯然留意到引起了大人物們的關注,于是更加興奮了,恨不得在諸位大佬們前一展才華,好揚名立萬。
那賈雨村卻與同席的官員笑道:“張溥等人與賈子明斗詩,恐怕要吃苦頭了。”
“哦?府尹大人何出此言?莫非賈環此子詩詞作得特別好?”有人立即提出了疑問。
賈雨村捋須吟道:“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有人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大家覺得此詩如何?”
“這個……還行吧,不是特別出彩,但勝在角度新奇。”一人答曰。
賈雨村笑道:“此詩正是賈子明約莫四五年前所作,當時年未及八歲吧。”
此言一出,在座頓時響起一陣嘖嘖的驚嘆聲,八歲小童能有如此眼界,確實非同不般。
此時賈雨村又吟道:“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這首詩亦是賈子明所作,大家以為如何?”
孫承宗眼前一亮,問道:“這首莫非也是賈子明四五年前的舊作?”
賈雨村笑道:“約莫三年前吧,本官也是從應天巡換林如海那聽來的,據聞當時如海兄正與友人在江上垂釣,而賈子明也在場,于是考究他一番,賈子明便當場作了這首詩。”
眾人不由恍然大悟,原來是即景成詩啊,這個很考究捷才,更難得這首詩還寫得那么好,一人獨釣一江秋,此句乃點晴之筆,意境全出,仿佛讓人身臨其境一般,妙極!
梅玉成禁不住道:“如此看來,賈子明確實詩才了得。”
孫承宗微笑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大家且看如何!”
眾人都笑著轉身向賈環那席望去,興致勃勃地吃瓜看戲。
那邊的張溥等人正卯足勁頭,準備把賈環灌醉,根本沒聽到孫天宗等人的討論,否則絕對不會像現在這般信心十足了。
且說此時張溥已定下了規矩,出一詩題大家搶作,不限詩詞,最先作出來者免罰,其余同席之人各罰酒一海碗,為以示公正,由席外人出題。
很快,鄰席那名“促狹鬼”便自告奮勇道:“在下何文升,表字文宏,請為諸位同年出題,諸位意下如何?”
張溥等人都表示沒意見,賈環也點了點頭,盧象升則拱手道:“在下于詩詞一道并不擅長,甘愿為大家執壺把酌。”說完便站起來離席。
吳昌時等人主要是想整賈環,所以見盧象升離席也不阻止,默認同意了。
那何文升搓了搓手,笑道:“諸位同學聽好了,以詩、酒、花、月為題作詩或詞一首,最先作出來者為勝,但要事先聲明,不可胡作一通,若以打油詩詞來搪塞,又或者過于平庸之作,反罰他一壇酒,現在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