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文濤抱著笏板走上前,鞠禮后朗聲道“我朝軍隊龐大,軍費累年虛耗,實是耽誤民生發展。但當下狀況,又實不適裁軍。兩下為難之時,臣與同僚商議經月,終得兩全之案,今日上表。”
他從袖中拿出一道奏折,身后又有幾位大臣與他一同站出約有七八人。
花素律打量著這些人,各重要部司衙門的人幾乎都有,掌事各不相同。唯一共同點是,他們的官階在這堂上都不算高,均在四五品左右。
不用花素律使眼神,站在身邊的太監便會意,對更邊上的太監比劃一下,那個太監立馬躬腰下去將惠文濤手上的折子取來,遞到花素律面前。
花素律這邊看著折子,下頭惠文濤講著
內容與當初花素律所講差別不大,只不過惠文濤提案要更為具體細化,其中有關改制兵種的詳細劃分,具體分工,以及涉及的法規變化等均有考慮到。
花素律在上聽著忍不住點頭,有時候提出一個想法難,但將想法細化落實也不容易。這種事,果然還是得惠文濤他們這種經驗老道的人來做才行
下方有人稱奇,有人垂頭深思。
鎮關王姜賀起先還附和稱贊幾句,但等惠文濤講到民兵的建立時,姜賀的臉色就變了些許顏色
“荒唐荒唐”姜賀聽到一半斥道“你們難道以為將武器交到百姓手里,他們就會打仗嗎”
惠文濤對他淺淺行了一禮,道“百姓自然不懂如何打仗,所以平時要安排百姓訓練。”
姜賀冷笑兩聲“若是只訓練幾下就能頂事,平日里還練什么兵還要我們這些將軍作甚真打起仗來,百姓恐慌不聽指揮亂闖一氣,那就是一盤散沙不僅不能殺敵,還會害了自己人其中利害你可清楚”
惠文濤答曰“對于百姓的訓練自然不僅是軍械操練,還要教給他們基本的作戰常識。平日里,還要進行演習簡單說就是讓村與村、鎮與鎮等之間模擬戰爭的對抗。百姓熟悉后,遇上戰事真的來臨,他們的恐懼也就變得有限度,不會慌亂。”
一名站在姜賀方的大臣跳出來,高傲地問道“有你說訓練的功夫,百姓種地織布,帶來的效益不是更多”
另有一人見狀出來搭腔,不屑地指責“惠大人,就當你說的都有理,可百姓為何要配合你升斗小民就是說那些百姓眼里沒有什么家國天下,他們眼里只有眼前那升斗的小利。你指望他們”
“不指望他們難道指望你嗎”孫平突然在此時厲聲高罵。
孫平上半年經歷兩度升遷,如今已經能來上早朝,只是站的位置還比較靠后。
他一手拿著笏板從隊伍里站出來,手指著那名諷刺百姓的官員,邊罵邊走到惠文濤的隊列當中。
那人聽見孫平說話如此不客氣,氣急地指著他“你算什么東西敢在朝堂上對上官大呼小喝”
孫平沒理,他先對花素律鞠了一禮后,正色道“臣在戶部供職多年,裁減兵員可為朝廷省下大筆開支。適度降低百姓稅收,再輔以嘉獎,必然有利惠大人所說之法推行。”
說完,他轉過頭,對著斥責他那人高聲道“在下戶部孫平敢問這位大人,若是為官無權無利,還要每日事必躬親、勞心勞力,你會否還站在這里”
“大人譏諷百姓市儈,只圖眼前小利,難道大人是因為當官無權無利才來做官的還是說,大人是不吃糧、不穿衣,喝風長成人的”孫平扯著嗓子罵那人“百姓只圖小利,是因為沒有這點小利他們就要餓死凍死”
那人瞪著眼,毫不在乎道“智者勞心,愚者勞力本官站在這里,是因本官配得上這里。那些小民,有力無心,自然只配做下等事”
孫平憤恨地不住冷笑“大人究竟是配得上這個位置,還是因為投了個好胎,才占了這個位置”
“你說什么”
惠文濤見勢不妙,主動打斷二人,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假若如大人所言,以孫大人的方法,百姓想有利可圖,便需配合朝廷政策。如此,問題也解決了。”
------題外話------
不知道為啥,我看不到qq閱讀的評論了,所以qq平臺上朋友們的留言我沒辦法恢復qaq。這里和大家說一句
“我從小就是個做事很慢的人,但我真的在努力存稿我承認我是只大蝸牛對不起大聲”
天才本站地址。小說網閱讀網址,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