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平安含淚應下,心中暗暗下定決心。
明天一定要專心識字,畢竟千字文那么厚一本,他什么時候才認的完。
蘇末點頭,收回目光。
“平安和錦年已經長大了,也該分開睡了。
竹床我已經做好了,等明個干了我會搬進西邊第二間屋里。
這間屋子誰搬過去住,你們自己決定。”
顧杏年聽見分開睡,小手馬上拉了下蘇末的衣裳,眼里滿是緊張。
“娘,那我呢”
蘇末先是一愣,隨即輕笑一聲,揉了揉顧杏年的小腦袋。
“杏年還小,跟娘一塊睡。”
顧杏年頓時安心,眼睛彎彎成了月牙。
她想,她永遠也不要長大,要一輩子都跟娘一塊睡。
時辰不早了,蘇末打發三個孩子洗漱。
她做了個特殊的木桶,放在廚房靠近洗漱間的那面墻邊。
這木桶的下方開了孔,接了跟打通的竹管。
而竹管的另一端,用木塞堵著,旁邊還有一根從蓄水池接過來的竹管。
洗漱屋里放了木桶,要洗澡的時候,就把熱水倒進木桶里,然后洗漱間的人直接打開木塞,冷水熱水都有。
比以前那燒水提水方便多了,但缺點也還是有的。
其一,竹管用不了太久,得過一段時間就更換。
其二,還得從鍋里舀水倒進木桶里,木桶不保溫,天冷下來,這招就不好使了。
蘇末也不是沒想過,在墻邊起個灶臺,再去打鐵鋪打個鐵桶和鐵管。
只是去打聽了下,整個沿海縣就一家鐵鋪,而且先不說這鐵管能不能做出來,更關鍵的是,這鐵鋪它居然沒有鐵
后來258貼心的解釋一番,蘇末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大雍朝的鐵礦稀少,導致官府對鐵管控嚴格。
那些個鋪子里買的鐵鍋、鋤頭等一系列有鐵的東西,都是從官府采購,甚至還留有官府的記號。
這鐵鋪的作用,就是在百姓家里的東西壞了時,可以送過去重鑄。
而你若是拿生鐵過去,好生招待是沒有,但牢飯一定少不了。
聽完這番話,蘇末果斷放棄,大不了冬日麻煩些,多攢些木柴燒水。
顧杏年躺在床上,困得眼睛都睜不開了,卻依舊不肯睡。
直到蘇末走進來,她揮揮手,笑容甜甜“娘”
蘇末坐到床邊,手腕上掛著絞干頭發用的帕子。
“怎么還不睡”
“這就睡啦。”
顧杏年打了個哈欠,小手不動聲色地攥住蘇末的衣裳,閉上雙眸。
小小一只,瞧著蘇末心都化了。
畢竟,誰能抵得住軟軟糯糯的貼心小棉襖呢。
次日。
天蒙蒙亮,蘇末便睜開眼。
躺在床上緩了緩,熟練地將衣裳從顧杏年手里抽出來,然后用薄被代替。
這才起來,穿上鞋子,走出去。
顧平安和顧錦年還沒起來,蘇末直奔洗漱間,用柳枝凈口。
隨后拿開木塞,山泉水從竹管流出,冰冷的泉水撲打在臉上,殘留的困倦消失的無影無蹤。
蘇末又去對面的棚子,將鋤頭和木勺放進木桶里,用扁擔擔起來,去了西山那塊荒地。
西瓜種蘇末很早就兌換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