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接下來的三天三夜,整個那耶村都沉浸在那特殊的哀樂與哭聲之中。
至于死者出殯的時間,博白境域不同的公社有不同的規定,根據雙旺境域的規矩,凡是喜事皆是上午,喪事皆是下午,也有些公社的規矩是相反的。
三天后的下午,死者出殯,棺面鋪蓋紅布,全家號哭。
在抬棺抬出阿祖公廳后,孝子需要鉆棺底三次,名曰“架橋”,道公念經引路,長孫(沒有長孫也可以是其他晚輩親屬)捧靈牌,送殯的親朋袖纏白布(有些地方纏黑布),撐挽聯為前導,嗚鑼擊鈸,鳴放鞭炮,沿途撒紙錢。
直系子孫則披麻戴孝,孝子手執孝杖扶棺而行,其余親屬隨后護送。
從阿祖公廳出殯,沿途要是經過誰家門口,那這一家就得放上一掛鞭炮。
鄧世榮家就在出殯的必經之路,他在出殯隊伍經過的時候,也放了一掛鞭炮,然后目送送葬隊伍離去,心中默念著這位族侄的名字,希望他此去能有機會再活一世,別再像這一世一樣福沒享到盡受苦了。
……
坡心村。
今天是農歷十一月底,張振發一家正關起門來算賬。
大概十分鐘左右,張守國統計出了這個月的利潤,高興的說道:“爸,媽,這個月,咱家的店賺了436塊錢。”
張振發聽得眼中一亮,連忙追問道:“老大,你這個數目算清楚了沒有?沒算錯吧?”
張守國笑道:“爸,我算了兩遍了,肯定不會錯的。”
張母喜氣洋洋的說道:“太好了,比上個月又多賺了三十多塊錢,這生意是越做越好了。”
張大嫂和張二嫂臉上也掛滿了笑容。
雖然她們現在還沒分家,這賺的錢都是進的二老口袋,但她們的公公婆婆受到小姑子的影響,每個月都會拿出一小部分的利潤來給她們這兩個做兒媳婦的私存。
現在她們妯娌倆的小金庫,已經存了有兩百多塊錢了,這是她們完全可以自己作主的私房錢,不管擱在誰身上都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就這個私房錢已經比村里百分之九十九的媳婦強了。
就只有那些剛嫁過來,父母給了足夠的壓箱錢,或者是已經分家,自己當家作主的媳婦,手里掌握的錢才能跟她們一比。
張振發從旁邊拿起煙筒,從桌上的煙絲袋中扯了一小撮煙絲,一邊往煙筒嘴上塞,一邊說道:“十二月是一年中生意最好的一個月,去年十二月咱家店就賺了四百出頭,今年恐怕能賺個五六百。”
張守民嘿嘿笑道:“爸,媽,今年算下來,咱家的店賺個四千多肯定沒問題,家里的房子是不是應該起新的了?”
張二嫂聞言也笑著說道:“是啊,爸,媽,咱家現在也有錢了,雖然房子目前還勉強夠住,但阿萍妹和妹夫來了,住的房間都不太好安排,而且妹夫家的房子大家也都看到了,住得不知道有多舒服,再過來住咱們家這樣的房子,還是很不方便的。
所以,我也認為咱家這房子確實應該蓋新的了。”
有條件的話,誰不想住新房子啊?
見二哥二嫂起了頭,大哥大嫂以及張守軍、張守山也都附和起來,一致贊同蓋新房子。
張振發劃燃火柴,抽了幾口煙后,才笑著說道:“蓋新房子的事,其實我們兩個老家伙早有想法了,打算過完年等天氣回暖了就蓋,原本想等過年的時候再跟你們商量這個事,既然現在話已經說到這了,那就談談蓋新房子的事吧!”
張守國點頭道:“爸,你說。”
張振發把煙筒放好,說道:“我們打算跟那耶的親家學習,新房子也蓋這種青磚大瓦房,帶衛生間的那種,伱們四兄弟一人一座,我們兩個老家伙一座,一共五座房子相連,預計需要四千塊錢左右,你們覺得這樣行不?”
妹夫家的房子是張守國一直為之羨慕的,現在聽到父親也想蓋這樣的房子,他當即贊同道:“爸,我覺得你這個想法很好,咱家就應該蓋這樣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