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三弟現在在博高讀高一,妹妹和四弟在老家讀初中,小弟在村里的小學讀五年級。”
張秀萍這個當嫂子率先問道:“阿珍,怎么樣?看中了沒?”
提起這個,鄧允珍心中就無比自豪了,笑容滿面的說道:“北大。”
至于朱俊杰本人,給村里人留下的印象,是挺調皮搗蛋的一個孩子,不過為人挺講義氣的,在同齡人中很有號召力,算是他們那一代的孩子王。
……
這話一出,朱俊杰更加吃驚了,他在松山高中讀過書,自然清楚這所高中的師資力量,用普通來形容都算是夸獎它了,這樣的學校竟然出了一位北大生?
兩人面對南流江,天南海北的聊著,沒有特定的話題,想到哪里聊到哪里,即便是一些“無鹽無味”的家常小事,兩人也能聊得“津津有味”的。
而普通大學跟北大,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穗豐飯店。
果然,人家媒人說得沒錯,女方這一家子都是文化人啊!
下午。
可如果再加上一個前途無量的北大生,那對方的家里就是要錢有錢要背景有背景,比他家要強得多了。
張秀萍笑道:“那就是有個好的開頭了!”
朱俊杰滿臉驚嘆道:“我的天啊,阿珍你這個二弟真是個天才,在松山高中都能考上北大,簡直不可思議。”
由于前世的深刻教訓,這一世的鄧世榮對于兒女的婚姻那是極為重視,哪怕清楚從部隊出來的優秀軍人,在品德方面肯定是無可挑剔的,但其他方面要是不打聽清楚的話,他還是有些不放心。
首先是朱俊杰的父母,在村里的風評不錯,夫妻倆從不占誰的便宜,也沒跟誰起過爭端,是那種本本分分過日子的人。
在家人和親戚面前,鄧允珍也沒有隱瞞,回答道:“今天相處的感覺還可以,具體情況還要再看看。”
朱俊杰聽得心中又是一驚,其他的幾個倒還正常,但這個在博高讀書的三弟,恐怕再過兩年又是一個大學生。
鄧世榮道:“既然感覺還可以,那就先處著,等考慮清楚了,再談結婚的事不遲。”
而到了二哥二嫂這里,卻又反過來了,二哥有點小心眼,算盤打得雙旺這邊都聽得到,而二嫂為人卻比較大氣。
由于兩人聊得投機,不知不覺就聊了兩個多小時。
同時,他也繼承了父母不占人便宜的優點,從沒拿過別人的一針一線,品性良好。
把這些一一打聽清楚后,他總算是放下心來了。
盡管朱俊杰的大嫂和二哥都不是好相處的人,但他們畢竟已經分家單過了,以后就算成了親戚,也只是逢年過節聚一聚,平時應該是少有接觸的機會,倒也不影響什么。
目的達到了,鄧世榮便滿意的離開了長坡村。
……
春分過后。
整個博白境域又開始大范圍的祭祖活動了。
鄧世榮作為族頭,大眾山是鏟還是祭,這個都得由他來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