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見狀眼中不由得一亮,但他還是懂事的說道:“媽媽,我不吃,咱們留著賣錢吧!”
就在蔣小雪把攤子擺好,沒一會就有顧客過來詢問了。
另一只木桶盛著干凈的半桶清水,再放著兩只干凈的搪瓷盆。
那人爽快的把報紙遞過來,還把這新聞的位置指出來讓鄧世榮看。
蔣小雪收了錢,抽出一根竹簽遞給對方,說道:“你自己看好了,想要哪塊就挑哪塊,挑好了可以直接吃,如果想要沾辣椒鹽的話,就放到旁邊這盆清水這里過一下水,洗洗鹽分,要不然就咸了。”
“你這地菠蘿怎么賣啊?”
想到二兒子國慶將有幸參與建國35周年大閱兵,到時他要在電視上觀看這場封神大閱兵,那現在就必須買臺彩電回去了,要不然只是黑白電視機的話,那畫面終究是差了點意思。
鄧世榮驚訝道:“同志,能把報紙借我看看嗎?”
蔣小雪把削好皮和內刺的十只地菠蘿沖洗干凈,再一個個破開成幾乎相等的十份,放到盛著鹽水的木桶里浸泡。
然后她把一只地菠蘿分成十塊,一塊賣3毛錢,十塊能賣3塊錢,毛利潤大概是5毛錢。
而且想進貨也沒地方進了,因為別人的貨也早就賣完了。
這是一條新聞社訓,字數并不多,鄧世榮很快就看完,然后把報紙遞回給對方,嘆道:“如果這新聞是真的,那這牡丹牌電視的質量確實是太厲害了!”
當地菠蘿賣了一大半的時候,蔣小雪無意間瞥見兒子一直盯著顧客手上的地菠蘿,眼中透著渴望,她心中不由得一震,暗罵自己為了多賺一點錢,忽略了兒子的感受。
可惜,這門對于她來說極為賺錢的生意,馬上就要結束了,今天這十只地菠蘿,已經是她最后的存貨,賣完就沒有了。
電視票只是限制經濟條件小康以下的人群,對于有錢人來說,只要舍得花錢,買臺電視機那是很簡單的事情。
如此高的利潤,讓蔣小雪每天像打了雞血似的,這生意她是越做越起勁。
不過蔣小雪并不在意,相比起她這些天賺到的錢,這點辛苦又算得了什么?
蔣小雪在李昌盛的幫助下,做這門生意已經有半個月了。
顧客接過竹簽,高興的挑了一塊自認為是最大塊的,然后放到旁邊的盆里過一下水,再撒上一層辣椒鹽,美美的咬上一口。
最后,再把裝著辣椒鹽的油紙放開,這簡簡單單的小生意就這樣做起來了。
蔣小雪連忙拿竹簽戳了一塊地菠蘿,遞給兒子道:“小峰,拿去吃吧!”
蔣小雪有些心疼的說道:“小峰,我們現在有錢了,你想吃就吃吧!”
李峰聞言再也忍不住了,接過地菠蘿開開心心的吃了起來,味道似乎比在老家時吃的還要美味。
就在此時,一道驚訝的聲音從旁邊傳了過來:“小蔣?”
蔣小雪循聲望去,一臉驚喜的站起來道:“鄧叔,我們又見面了!”
鄧世榮是真的沒想到,隨便來這邊逛逛,打算尋找個臨時倉庫,竟然還能遇到兩年前的故人,他不由得感慨道:“真的沒想到還能在這里見到你,這兩年你過得怎么樣?”
蔣小雪微笑道:“雖然過程磕磕碰碰的,但也勉強能在這里立足了,還要感謝鄧叔你當初的幫助呢!”
一個女人帶著一個小孩子,在京城這里生活有多不容易,鄧世榮不用問其實都能想象得到,他擺了擺手道:“我當初也沒幫到伱,就只是給你帶帶路而已,你現在能想到擺攤賣地菠蘿,還是很不錯的,生意怎么樣?”
提到這個,蔣小雪倒是反應過來了,連忙拿竹簽戳了一塊地菠蘿,問道:“鄧叔,你吃辣椒鹽的嗎?”
鄧世榮擺手道:“小蔣,你留著賣,這玩意京城人稀罕,但咱們廣西人可沒少吃。”
蔣小雪道:“我們廣西人是沒少吃,但這不是遇上了嘛,鄧叔你就不要客氣了,就一塊地菠蘿而已,不值什么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