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后,鄧世榮從京城回到了南寧。
既然決定要在南寧買地建樓了,鄧世榮沒有急著回去,而是打算好好的逛一逛這個年代的南寧,并從中挑一塊未來注定寸土寸金的土地買下來。
而想要挑這樣一塊地皮,有一個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朝陽廣場。
雖然鄧世榮不是南寧本地人,但只要是來過南寧的人,基本都知道朝陽廣場的大名。
在后世,如果是在手機地圖上搜索朝陽的話,那得到的結果只是一個占地面積不足1平方千米的廣場。
但南寧人口中的朝陽廣場,那是以朝陽路為中心,由民族大道、人民路、中華路和友愛路圍起的區域,這片區域便是南寧人心中唯一的市中心。
即使后世航洋萬象、五象片區異軍突起、迅猛發展,但“朝陽就是市中心”的認知依然根深蒂固地留存在南寧人的腦海中。
朝陽廣場的前身是朝陽溪邊上的一個爛泥塘,60年代初在規劃修建朝陽路時順便把它填埋了,在上面種樹栽,1964起名人民廣場,1968年更名為“七三廣場”,1971年更名為“朝陽廣場”。
1980年在四周加了圍欄,更名為“朝陽園”,相當于城市中心供游人游玩休息的“街心公園”,并且采用憑票入園的做法。
這錢,是真的不經啊!!!
這還只是2002年,要知道那個時候南寧的發展才剛剛起步,無論是房價還是地價離巔峰都還遠著呢!
所以,只要現在拿下這塊地,不提身處繁華地帶對于做生意有多大幫助,單單是地皮價格飆升所帶來的巨大利潤,就是其他商人奮斗幾十年都賺不到的錢。
吃飽喝足后,鄧世榮又到客運公司去看了看,聽鄧昌宇匯報一下公司的運營情況,發現公司的發展真的是蒸蒸日上,淡季的乘客數量也沒見減少,而且還呈現慢慢增長的態勢。
鄧世榮覺得他現在就是閉著眼睛買,等過后十幾二十年后,買下的土地也是市中心中的市中心。
進入飯店,兒女兒媳紛紛向鄧世榮打招呼。
下午,鄧世榮對大兒媳說道:“阿萍妹,你把存折拿來給我,我去把那兩萬塊錢給你存進去。”
到了90年代中后期,南寧政府作出決定,將朝陽園的圍欄拆去,撤銷憑票入園的做法,敞開向市民游人開放,朝陽園又再次更名為朝陽廣場,一直到后世都沒再改變。
等回去之后,再還掉從大兒媳手里拿的2萬塊錢,他手里的現金就只剩下13萬5左右。
……
“爸爸!”
前世一起出來逛街的時候,鄧世榮聽他三兒子介紹過,說萬達廣場這片土地是萬達2002年以427萬/畝的高價買下來的,創下了當時南寧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高單價。
“爸!”
八十年代的朝陽廣場如下圖:
現在的南寧雖然是廣西的首府,但發展速度還是極為落后的,朝陽廣場這個市中心也沒有后世的繁華,鄧世榮過來逛了一圈之后,只看到了南寧飯店和百貨大樓等少數幾座知名建筑。
鄧世榮笑哈哈的把她抱起來,問道:“小冬兒,爺爺不在的這段時間,你有沒有乖乖吃飯啊?”
原本鄧世榮只是想買個兩三畝的地皮,然后再建個幾層樓用來當連鎖超市未來的總部,結果這地皮的價格實在太誘人了,他實在忍不住就多咬了幾口,結果剛賺到手的147萬現金,瞬間就只剩下15萬了。
鄧世榮去信用社存錢的時候,心里想著要找銀行多貸點錢才行了,畢竟從明年開始由于經商人數暴漲,銀行大量發放個體商業貸款,信貸就要開始失控了。
有了這個想法后,鄧世榮去信用社把錢存好,就去找卜萬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