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世榮道:“嗯,到時寄去給你二哥,讓他有個參考。”
鄧允珠贊道:“爸你這招真是高明,有了照片做參考,二哥要是看得上的話,肯定就會上心了。”
鄧世榮笑道:“希望他們能成吧,你二哥今年虛歲也25了,是時候該成家了。”
另一邊。
顧母三人在離開火鍋店后,陳東來就忍不住說道:“姐,這位鄧老表兒子的條件看起來是確實不錯啊,值得好好考慮。”
“虛歲才25就已經是實權副處了,這么優秀的年輕人確實是不多見,還有這鄧老表的家境我們雖然沒有刻意去打聽,但就憑他的小女兒能在南寧開這么大的一家火鍋店,就可以知道他的家境是差不到哪里去的。”
說到這里,顧母看向自家女兒,說道:“薇薇啊,接下來跟對方的通信,你要用心一點,如果觀念不同那不必勉強,但要是雙方聊得來的話,那這門婚事我是同意的。”
顧采薇嗯了一聲,說道:“我知道了!”
時間不知不覺就來到了臘月。
初七是那耶鄧氏祠堂升座的大喜日子,不止阿姑大姐全部都通知到位,各地的分支兄弟也都一一通知到位了。
祠堂升座對于博白人來說是非常隆重的盛典,在升座的當天族里是要統一開飯的,如今的那耶鄧氏擁有3000多族人,外嫁的阿姑大姐有500人左右,各地的分支兄弟到底有多少人來參加,目前還是個未知數。
但保守估計,各地的分支兄弟,過來參加升座盛典的,應該不會少于1000人,甚至達到2000人也不是不可能。
主要是那耶鄧氏的祠堂砸了一百多萬下去建設,這樣建造出來的祠堂到底有多漂亮,相信那些分支兄弟都很想知道,如今受到邀請過來參加升座,相信大部分的分支兄弟都愿意過來見見世面,開開眼界。
如此,在祠堂升座的當天,至少要準備5000人的飯菜,還要多準備一千幾百人的飯菜應急,免得分支兄弟來得太多,到時連口飯都吃不上,那他們那耶鄧氏可就丟人了。
桌椅和碗筷,這些早在祠堂開始建設的那一年,鄧世榮就已經提前訂購了。
在后世,那耶鄧氏的祠堂或者阿祖公廳,都會準備上百張桌椅和碗筷,有了這些桌椅之后,族人們在辦什么喜事的時候,就不用到學校去搬學生們的桌子椅子了。
剛好,在捐資重建祠堂的時候,族人們為了上功德碑,一個個都是踴躍捐款,捐款的數目直接超出了重建祠堂的預算,這些多出來的錢鄧世榮便拿出一部分來訂購桌椅和碗筷。
如今,新祠堂里面已經有了500張桌子和5000張椅子,那種可盛飯也可用來裝菜的大海碗,更是直接在碗廠采購了一萬多個,筷子也有好幾千雙,用來擺上500桌酒席那是完全沒問題的。
即便人數超過了5000,那也不要緊,因為開席的時候,有很多族人要幫忙做菜上菜,他們是不可能第一時間坐下來吃的,等那些分支兄弟吃完了,再把桌子收拾出來,然后重新上菜吃就是了。
這樣還不行的話,族人們也可以把自家的桌椅搬來用,這些都不是問題。
菜這方面,素菜不用愁,全族幾百戶人家,家家戶戶都種有各種各樣的素菜,直接摘來用就行,誰家都不會計較這些。
因此,需要準備的,就只有葷菜。
而葷菜中,豬肉以及雞鴨就是其中的主力。
豬至少要殺25頭,雞鴨要各準備500只,另外還要多準備1、200只備用。
還有其他一些雜七雜八的,也要準備,這些都是要提前準備的,不能到了升座當天才弄,那時間就來不及了。
于是,到了初五這天,族人們就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