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桂英笑道:“行,那就這么定了,先把禮品準備好了,再拿錢去還。”
鄧昌玉點頭道:“嗯,我明天就回縣城辦這個事。”
類似鄧昌玉夫婦的對話,不斷的在那耶鄧氏其他家庭上演。
去年食品公司成立,族人們為了多搞一些股份,十有八九都找自家的親戚朋友借錢了,如今有錢還親戚朋友了,很多族人都念著親戚朋友的好,在還錢的同時都盤算著送親戚朋友一些什么禮品,用來表示感謝。
當然了,像鄧昌玉夫婦這樣的手筆,還是比較少的。
他們夫婦也算是特殊情況,盧桂英不僅找娘家的兄弟借錢,還讓他們到銀行幫忙貸款,所以才欠下了大人情。
其他族人都只是找親戚朋友借一些錢,自然不用搞那么貴的禮品去表達謝意,只要去還錢的時候帶上一百幾十塊錢的禮品就已經是相當大方的了。
下午。
武漢某家屬院。
書房里,顧采薇仍然在繡她還沒有完成的那副花鳥作品,而母親也在練她的毛筆字。
母女倆是昨天回來的,這次回來母女倆沒有坐火車,而是直接坐的飛機。
以顧采薇外公的身份地位,哪怕現在已經退下來了,給她們母女倆買個飛機票,還是很簡單的事情。
由于顧父的身份地位,顧母甘當家庭主婦,只是在省婦聯掛了個閑職,平時在家做做飯,寫寫字,偶爾去上一下班,日子過得相當的悠閑愜意。
至于顧采薇,她沒有參加工作的意思,目前的心思都放在刺繡上,隨著刺繡技藝越來越精湛,她的刺繡作品拿到市場上賣,也能讓她有著不菲的收入,比其他上班的人強多了。
這樣既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又能賺到錢養活自己,對此顧采薇還是非常滿意的。
很快,顧母寫完了一往篇詩詞,擱筆問道:“薇薇,今天你想吃什么?”
顧采薇抬起頭來,想了想說道:“那就蒸個武昌魚吧,有段時間沒吃,有點饞了。”
顧母點頭道:“行,那我這就出去買。”
顧采薇嗯了一聲,繼續低頭繡她的作品,現在作品已經到了收尾階段,大概明天就能完工了。
人一旦沉浸在工作當中,時間是過得非常快的,不知過了多久,顧母的聲音從廚房傳了過來:“薇薇,你過來一下。”
顧采薇把刺繡放下,站起來伸了伸腰,才走向廚房,問道:“媽,什么事啊?”
顧母說道:“以前一直沒讓伱進廚房,但你再過一兩年或者兩三年就要嫁人了,到時你身為妻子,丈夫要忙工作,如果你自己不會做飯的話,那一家人吃什么啊?
總不能一直到外面吃吧?
所以,我想了想,還是得教你一些簡單的菜,免得你嫁人后連吃的都解決不了。”
顧采薇聞言微微有些意外,不過母親這話說得也有道理,這個年代可不像后世,大部分都是男人做飯,現在一百個家庭里面有九十九個是女人做飯,這是社會風氣所決定的。
“行吧,那要怎么做?”
見女兒同意,顧母便興趣盎然的說道:“你從沒進過廚房,肯定不能直接上手,今天你先看著,我會一邊做一邊講解,等你把菜的做法記下來了,到時再讓你嘗試著去做,多做幾次自然而然的就懂了。”
顧采薇點頭道:“我知道了,那你開始吧!”
于是,顧母便開始了現場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