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最有號召力的人都紛紛表態,原本他們就有信心管好自己村的人,現在九叔考慮得這么周到,污水處理廠的管道都鋪設到他們村,那就更加不用說了。
談完正事,接下來大家的注意力就集中到吃喝上。
鄧世榮親自下廚整出來的飯菜,那味道自是不用多說,而且雞鴨魚肉俱全,在座的人雖說在各自的村里經濟條件都不算差,但也很難吃到這么好吃的飯菜。
這一頓飯,一直吃到下午三點才結束。
基本上每一個人都喝到位了,好在鄧世榮一直留意著,沒讓他們喝多,頂多就是七八分酒意。
“九叔,你說的事我回去就落實下去。”
“九叔,你放心,我的話在村里還是管用的。”
“九叔,感謝你今天的招待,這是我長這么大吃過最好吃的一頓飯了。”
“九叔,那我就先回去了哈!”
“九叔”
鄧世榮跟他們一一打招呼,然后才目送他們離開。
人多力量大,這句話真的是千古名言。
移河工作在全族人的積極參與下,工程的進度還是非常快的,挖出來的泥土,暫時都堆放在老村河的旁邊,只等新挖出來的村河通水后,就可以把原來的村河填平了。
當然了,這三千多米的村河,不是所有河段都要重新挖,斷斷續續加起來至少有一半的河段是不用重新挖的。
出了正月十五之后,各地的學校也開始收假了,學生們紛紛回到教室開始上課。
至于其他鄉鎮的那些打工仔打工妹,早在初五六的時候就坐車前往廣東了。
前世,這個年代那耶鄧氏也有不少族人去廣東打工了,但這一世那耶鄧氏幾乎沒人去廣東打工,因為族里的客運公司和食品公司已經招收了很多族人進去工作了。
再加上那耶鄧氏小區的物業以及鄧允泰在博白和南寧的超市也招收了不少族人,剩下的族人要么在縣城或者鎮上做生意,要么在家搞搞種植養殖什么的。
總之,基本人人都有事做,對于去廣東那邊打工,自然是興趣缺缺。
畢竟去廣東打工,那邊的工廠工資雖然比博白這邊要高很多,但在那邊工作實在太不自由了,而且工作時間又長,很多黑工廠加班還不算加班費,每天工作十二三個小時是常有的事,除了上班吃飯睡覺之外,基本沒有什么時間出去玩。
這樣的工作對別人來說或許有吸引力,但對于那耶鄧氏來說確實是沒什么吸引力。
在學生們紛紛回歸學校后,不知不覺春運也走到了尾聲。
那耶鄧氏已經約定成俗,每年客運公司的分紅,都是在春運結束之后進行,今年自然也不例外。
原本,客運公司的分紅是最讓族人們期待的,不過有了食品公司的對比,現在族人們對于客運公司的分紅,已經不太在意了。
一方面是客運公司的盈利能力,遠遠遜色于食品公司,另一方面是族人們在客運公司的股份都不多,分不到太多錢。
再加上現在全族人是前所未有的富裕,每家都擁有至少幾個達不溜存款,財大氣粗的族人們,自然也就不像以前那樣在意客運公司的分紅了。
當然了,話又說回來,有錢拿終歸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