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到了約定好的客運公司分紅之日,族人們還是高高興興的過來參加。
整個分紅過程不用過多描述了,這次客運公司的分紅,是每股分1000元,這數目也不算少了,畢竟當初客運公司的股份和食品公司一樣,也是1000塊錢一股。
把錢分好后,鄧世榮便開口說道:“各位族人,在這里跟大家說個事,我們那耶鄧氏已經有二十幾年沒有在清明祭祖了,除了我們老一輩的,其他30歲以下的族人基本都不知道祭祖是什么模樣。
之前幾年因為種種顧慮,族里一直沒有祭祖,但從今年開始,咱們那耶鄧氏要重啟祭祖儀式了。
現在距離春分也沒有多長時間,咱們也要開始提前做準備,先定下祭祖的日子,然后再派人去通知各分支宗親。”
想起以前的祭祖盛況,鄧允貴高興的說道:“太好了,終于可以祭祖了,要是咱們再不祭祖,等我們這些老家伙走了,年輕一輩都不知道祭祖有哪些程序。”
鄧世榮笑道:“允貴,到時我跟你負責喝禮吧!”
鄧允貴笑容滿面的說道:“好的,回頭我得準備準備,這么多年沒祭祖,該怎么喝禮我都有些生疏了。”
鄧昌寶說道:“這祭祖,我也是小時候看過,記得當時敲鑼打鼓,場面非常熱鬧。”
鄧昌雄問道:“九公,這祭祖要捐錢吧?”
鄧世榮道:“暫時不用捐款,之前重建祠堂還剩下一些錢,拿來祭祖足夠了。”
其他族人聽到族里要開始祭祖,心中也都充滿了期待。
老一輩,都懷念當年族里祭祖的盛況,而年輕一輩,他們自懂事以來,每年清明就只是鏟山,鏟山的時候沒少聽家里的長輩提起以前祭祖的事,沒經歷過的他們自然都充滿了好奇。
鄧允強問道:“九叔,你看定哪幾天祭祖比較好?”
祭祖跟鏟山不一樣,鏟山的話十幾二十分鐘就能鏟好一個墳山,而祭祖的程序比較多,祭一個墳山至少要兩個小時以上,再加上墳山與墳山之間又隔得遠,趕路也需要時間。
因此,祭祖的話,一天能祭兩到三個老祖宗就不錯了。
鄧世榮道:“那就定在二月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這五天吧!”
對此,族人們自然沒有意見。
接下來,大家便開始討論祭祖的細節問題。
比如要提前制作那耶鄧氏的姓氏大旗,到時祭祖的時候要把姓氏大旗扛上,還有要落實好交通工具,因為有些老祖宗埋得比較遠,如果靠兩條腿走路過去,那太浪費時間了。
還要提前準備好祭文,還有祭祖必不可少的五牲豬羊雞鵝鴨,負責敲鑼打鼓以及吹嗩吶的人也要安排好。
等商量得差不多了,鄧世榮才宣布散會。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