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世榮道:“今年趕不上就明年再賣,總之月餅的味道一定要做到最好,把我們的月餅品牌打響,讓吃到我們月餅的顧客,都能夠牢牢的記住我們這個品牌。”
鄧昌玉點頭道:“俗話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咱們要做的是長期生意,肯定要把味道做到最好。”
鄧世榮道:“先看看這幾個大師傅什么時候能做出口感最好的月餅,如果能夠趕在八月十五之前做出來,那就可以小批量的生產一些月餅,這樣可以讓族人們吃上自家月餅廠生產的月餅。
還可以拿一些去送禮,或者舉辦一場盛大的中秋晚會,請現場的觀眾品嘗月餅,就當是為明年中秋提前打廣告了。”
鄧昌玉與鄧昌培聞言都是眼中一亮。
鄧昌培連忙說道:“九公放心,我會好好的督促大師傅們,讓他們盡快把口感最好的月餅給做出來。”
鄧世榮嗯了一聲道:“讓他們多做幾次試驗,不要怕浪費材料,只要能夠研制成功,那一切都是值得的。”他沒有急著讓大師傅們研制新品,先把現有的月餅品類做好了,再談創新不遲。
“好的,九公。”
下午。
那耶鄧氏小區。
大女兒家,鄧世榮正在廚房烹飪海鮮。
客廳里,鄧允珍拿著精美的芒竹編果盤,擺上荔枝、西瓜、黃皮、木菠蘿等各種水果。
至于朱十八,被他爺爺奶奶帶回老家去玩一段時間。
如今,老家的房子,自然不再是那破舊的房子,在鄧允珍嫁到朱家后,就出錢把那老房子給拆了建起了兩層小洋樓,居住條件比之前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所以,朱老爺子和朱老太太,沒事就帶著小孫子回去住一段時間。
把水果擺好后,鄧允珍就溜到廚房,感慨道:“爸,還是你做的菜好吃,這香味聞著就饞得不行。”
鄧世榮把炒好的香辣蟹用盤子盛起來,笑道:“什么菜,吃多了也就那樣,要經常換著花樣吃,才能保持新鮮感。”
鄧允珍道:“難怪古代那些皇帝一餐就要吃幾十道甚至幾百道菜,因為每道菜都只是淺嘗一口,所以根本就吃不膩,這就是爸你說的換著花樣吃了。”
鄧世榮把鍋洗刷干凈,說道:“我們家不能跟人家皇帝比,不過只要不嫌麻煩,天天換著花樣吃,還是沒問題的。”
鄧允珍把那盤香辣蟹端到餐桌擺好,回來說道:“那樣太麻煩了,其實有個十幾道菜輪換著吃,就已經很不錯了。”
鄧世榮笑道:“現在農村很多家庭都還不舍得吃肉呢,一天到晚就吃那幾個素菜和咸菜,日子過得那是相當節省。這人跟人的區別啊,就是這么大,典型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鄧允珍聞言深有同感:“確實是這樣,遠的不說,就說杰哥他們村,就有很多人家還不舍得吃肉,咱們村要不是爸你帶著大家發財,估計也好不到哪里去。”
鄧世榮笑了笑,然后把油倒進已經燒熱的鍋里,準備用來炸一下大蝦。
雖然很多菜,鄧允珍都已經會做了,而且做的味道還不差,但跟父親相比,還是有一點差距的,因此每次父親炒菜的時候,她都喜歡站在旁邊看。
等油燒熱了,鄧世榮就把早就處理好且弄干水分的大蝦倒進油鍋里炸。
這大蝦是開了蝦背的,油炸的時候如同開花一樣,不止顏色變得好看了,造型也變得漂亮了。
就這樣炸個一兩分鐘,鄧世榮就把大蝦撈起來,等油溫燒熱了再倒下去復炸。
炸得火候差不多了,再次把大蝦撈出來,把油倒進另外一個油罐,鍋留底油,加入姜末、蒜末以及蔥花,倒入適量的蠔油和醬油,少許白糖提鮮,再沿鍋邊淋入適量的白酒,然后倒入炸好的大蝦,大火翻炒均勻,出鍋。
這樣炒出來的大蝦,可謂是香氣四溢,那味道真的是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