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古以來對于死人是最忌諱的,一般情況下族里有誰快不行了被送到阿祖公廳,那么除了他(她)還沒出五服的親人以外,其他人基本是不會靠近這個地方的,更別說是來見最后一面了。
但凡事都有例外,比如臨死的是老壽星,那就不用忌諱,這屬于是喜喪,同族的人過來見最后一面是正常的。
還有,就是死者或臨死之人的兒女有錢有勢,那也會有很多人過來見最后一面,甚至別說是同姓的族人了,就連異姓的朋友聽到消息,也會親自趕過來見最后一面。
人其實是最現實的,領導清明回來給父母掃墓,多的是人過來當賢子孝孫,一個個積極表現,比祭拜自己的父母還要用心。
有錢人也是一樣,當哪個億萬富翁趕回來奔喪,保證多的是人鞍前馬后。
如今,昌勇媽無疑也享受到了這樣的待遇,擁有一個首長兒子,族人都非常給面子,過來送她最后一程。
鄧世榮作為族頭,這十幾年來基本哪個族人走了,他都會過來看最后一眼,現在自然也不例外。
“族頭!”
見鄧世榮過來,族人們都讓出了一條路。
此時,阿祖公廳的廳堂鋪著一張草席,上面用木棍撐著麻布做的蚊帳,昌勇媽穿著壽衣壽鞋,戴著壽帽,臉色蒼白的躺在草席上,而鄧昌勇則跪在草席旁邊,抓著母親的手,眼淚早已模糊了雙眼。
看到九公到來,鄧昌勇用衣袖擦了擦眼淚,打招呼道:“九公!”
昌勇媽也有些虛弱的打招呼道:“九叔!”
鄧世榮雖然見慣了生死,但看到這一幕,心中還是有些傷感,點了點頭,說道:“允海家的,俗話說人生七十古來稀,我們那耶鄧氏在這里開基數百年,能夠活過七十歲的原本就不多,你今年七十有三,在族里也算得上是長壽了。
如今,你兒子是族里唯一的首長,是族里幾百年來最優秀的人之一,真真正正的出人頭地了,孫子也定居京城,擁有一份非常不錯的工作,你應該沒有什么遺憾了。”
昌勇媽聞言露出了笑容,說道:“是啊,活了那么多年也該滿足了,兒子成了族里唯一的首長,可以說是光宗耀祖了,我這輩子確實沒有什么遺憾了!”
其他族人也紛紛過來露個臉,關系比較親近的就過來說上一句話,關系不夠親近的就過來湊個人頭。
眼看昌勇媽越來越虛弱,鄧世榮知道她是真的快走了,便招呼其他族人道:“大家先出去,把最后的時間留給昌勇吧!”
眾人聞言便走出了阿祖公廳,只留下鄧昌勇一家。
鄧昌勇也預感母親快不行了,強忍著悲痛問道:“媽,你還有什么要交待的嗎?”
昌勇媽抓著兒子的手,有些吃力的交待道:“阿桂這孩子從小在京城長大,對老家沒有什么感情,你要多帶他回來,這里才是我們的根。”
鄧昌勇應道:“好,我以后盡量多帶他回來。”
昌勇媽呼吸開始急促,最后交待道:“我走后,記得把我和你爸合葬在一起,這是我們早就說好了的,他已經等了我這么多年了,我再不下去陪他,他就要著急了。”
鄧昌勇流著淚道:“媽你放心,我會安排好的。”
“兒子,媽走了,你要好好的……”
說到這里,昌勇媽手陡然用力,身體抽搐了幾下,然后就永遠的閉上了眼睛。
“媽……”
鄧昌勇心中的悲痛再也沒辦法抑制,眼淚刷刷的直往下流,怎么止都止不住。
俗話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便只剩歸途了。
至親的離去,毫無疑問是世上最令人悲痛的事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