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和姜寬朝著北邊走了很久后終于看到老王口中的那條還沒拆的商店街。由于周邊有不少地方都拆了,這條老舊的商店街似乎回到了幾十年前最繁華的時候。
雖然店面老舊但絲毫不影響來采購生活用品以及食品的人們。
這個修自行車在這里有快十年了吧,那時候剛流行自行車的時候城里的工人們就大肆購買,那時候的華夏大地馬路上最多的就是自行車,基本上每家都有兩輛。
修車攤的老板原本是個自行車廠的員工,由于不喜歡規規矩矩的上班生活他選擇了辭職回到了自家在商店街的醬油醋店鋪。后來他憑借在自行車廠學到的知識和技術把這醬油店鋪改成了賣自行車修自行車的攤位。
至于進貨他是一點也不擔心,當時在自行車廠里辭職前他就有干生意的想法所以各方面都打聽清楚了。
現在賣的車就是從自己當年上班的廠里采購的便宜貨。便宜貨不代表質量不合格這些車要么是生產不合格要么是規格錯誤都是屬于處理品還有就是老款式的積壓貨。
這個男人憑借著自己的創意和手藝把這些沒人要的便宜貨稍加改造后賣給了這條商店街附近的人們,經過他改的自行車質量自然沒的說。
他還
會動些心思在一些細節地方將自行車改的和市面上不一樣,靠著賣不一樣的自行車以及修車的手藝,這個男人在商店街還是很有名的。
憑借自行車的生意這個已經快四十歲的男人可賺了不少錢,尤其是那幾年自行車大熱潮的時候,每天來找他換腳蹬子修車的人都要排隊。
雖然隨著時代的變遷,小汽車越來越多但他攤位上依然有生意。
劉澤和姜寬打聽到了有修車的攤后帶著已經倒下的破自行車就找上門了。
吃過飯的老板正在聽著收音機里的評書節目,見有人上門站起身笑著問道:“修車的吧?給我看看。”
姜寬把自己已經倒下的坐騎放在老板面前后說道:“我們等會兒過來取,還要有別的事。”
看著滿目瘡痍的破車老板展顏一笑,說道:“再破的我也修過,這肯定給你修好!”
兩人離開修車攤后劉澤讓姜寬去把車開來,用自行車把生活用品運回去可有點費勁。
姜寬走后,劉澤進入了一家賣床上用品的店里。
……
二十分鐘后,商店街街口處一輛黑色寶馬車在眾人的注視下平穩停在路邊,從車上走下的人卻讓圍觀群眾大跌眼鏡。
建筑工人為什么開這么貴的寶馬車啊?
在眾人詫異
的眼神中姜寬秉著“只要我不尷尬那么尷尬的就是別人”的心思昂首挺胸走進了商店街與劉澤匯合。
兩人在商店街一通采購后終于拿著幾床看上去就很舊的處理被子和舊水壺出來了。
“壞了!”劉澤剛出商店街就驚呼道:“你把車開來了自行車怎么辦?”
姜寬一笑,說道:“我開車的時候董老板也在,她也來了。在后座坐著呢。”
劉澤二人在圍觀群眾更為詫異的眼神中把舊被子和舊水壺塞進了后備廂。群眾還來不及吐槽就看見寶馬車后座下來一個年輕漂亮又有氣質的女人。
“不錯嘛,還挺像回事的!”董玲玲捏了捏劉澤的臟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