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要給家族里的人還有朋友些說一聲,去你妹的什么中學不能早戀,高中發現了合適的苗子就要及時下手,先蓋個章再說。
重點高中保證了孩子的下限,幾年時間相處也能看出孩子人品、對方家庭到底如何,更重要的是,同一區域,不用擔心娃娃遠嫁
這不比在大學里面撞大運好多了
那邊的卿云渾然不知他即將改變很多家長的婚戀觀,還在那里繼續認真說著,
“第三,這就不得不提我和悅悅的母校文翁石室了。
春秋戰國時期,錦城人被稱為夷狄之境、化外之民,說白了就是說我們錦城人是一群文盲。
原因很簡單,當時錦城地理上隔絕閉塞,中原先進文化很難傳入,走到一半不是摔死就是被老虎吃了。
孔子、孟子、韓非子、老子當中原學霸群雄并起的時候,錦城99以上的讀書人,還是選擇題只知道選c的學渣。”
一邊的陳悅笑得肚子都疼了,在旁邊給了他一腳,讓他正經點。
段麗琴笑瞇瞇的看著眼前的一切,攔了一下,“大姑娘家家的,怎么還動手動腳”
卿云對此卻不以為意,拍了拍褲腿繼續說著。
今天秦縵縵踢了,唐芊影踢了,蘇采薇也踢了,小悅悅怎么就踢不得了
云帝就是公道
“漢景帝之后,上任蜀郡太守的文翁,大喊了一聲我要改變這一切
他先是自掏腰包,贊助了幾個聰明的小公務員進京學習,把先進文化帶回來。
后來發現,這種私人贊助的精英教育只是杯水車薪,無濟于事。
于是,文翁開始實行更大膽的計劃,他說服領導,動用政府財政,創辦世界上第一所公立學校文翁石室,實行全民教育計劃,同時,命令地方上全部辦鄉學,讓農村孩子也能入學。
為了鼓勵更多錦城人上學,還推出免學費,免兵役、免稅收的政策大禮包。
結果,錦城入學率果然大幅提升,本身就聰明的錦城人,每年考上清華北大人大級別學校的人數,甚至和高考牛省魯東差不多,這就是這段材料上寫的蜀地學于京師者比齊魯焉。
文翁創辦的學校,也培養了無數文人,如卓文君、司馬相如、周太玄、李劼人、賀麟、揚雄等,后來,錦城的作家、詩人、畫家、藝術家層出不窮,風華絕代,成為了這座城市軟實力的靈魂,史稱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這第三波神操作,叫做千年樹人教育為本。”
陳悅見他死不悔改的模樣,氣得鼻間直哼哼著。
主要氣的是,在她爸媽面前,完全沒個穩重的模樣。
毫不自知的云帝繼續說著,“陳叔,這兩年媒體不是在評什么城市排行嗎其實錦城在歷史上,排行不低的。
唐朝,錦城大興工商業,號召開發商,在錦城大體量地開發商業地產,開辟了東市、南市和北市,以及輻射大西南的菜市、蠶市,花市、藥市、燈市、草市。這些商業區,常年熙熙攘攘、人聲鼎沸。不僅出售各類農副產品,而且鹽鐵、紡織品、蜀馬、奇器、異服也在這里銷售。同時,從外地販運來的吳鹽、香藥、海貨和各種奇珍異寶,也都在此集散。
揚一益二,便是當年全國公認的一線城市排序。
而且你看這段材料,錦城記序的作者根本不服這個說法,如今說到繁華城市都以揚州為首,實際不過名氣大而已。論到人物繁盛、江水漂亮、絲綢華麗、音樂好聽、貨物之多,揚州連錦城一半都趕不上。
這個數據也很有意思,封建商業志一書中有統計稱,錦城商業市場繁榮,讓商業稅種空前豐富,對錦城財政貢獻極大,唐宋兩代盛世頂峰期,貢獻率達40以上。
邏輯很簡單錦城人愛吃愛玩,這就是消費,消費能帶動商業繁榮,從而帶動城市經濟增長,何樂而不為
這就是錦城第四波神操作,刺激消費,商業驅動。”
聽到這里,陳向明抓著空隙點了一句,“嘿嘿小伙子,你這私貨,是不是有點太多了”
求月票推薦票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