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母接了過來一看,這才解釋道:“本來就是送到咱家的,我一開頭是去找了梁老,他說直接送到你這兒,讓你看著辦。
我本意是想送去讓梁老過目,但梁老不耐煩這些俗務,只道你是他的弟子,且他今年要在咱家過年,就都讓你代勞。”
李三娘囧了一下,此時這師徒關系可是比父母與子女的關系都要親密的,倒是確實是真的有“弟子服其勞”這話不假,且李三娘確實是從梁老醫師身上學習了不少。
“師傅說的對,那師兄們送來的禮,我清點過后,單獨給師傅送去。
待我與師傅交代后,再問問師傅要如何回禮的好。”
李母點頭,贊同了李三娘的話。
而剩下的同李三娘有關的就分成兩種了,一種就是李三娘作為師傅和先生教授的弟子和學生給李三娘送來的禮。
像是宋茯苓(
而是包含著親近關系才能送的貼身之物,比如宋茯苓就送給李三娘一個自己親手縫制的荷包來,而鈴蘭送了自己做的鞋。
這是非親近人不可送的禮。
“阿娘,茯苓和鈴蘭還給我做東西了呢。你瞧?”
李三娘帶著點兒炫耀的意思讓秋香拿出來那荷包和鞋子給李母看,李母點點頭,“嗯,那是你的弟子,自然是該如此。
你不帶隱瞞的傳授她們技藝,讓她們能立足于世,她們自該待你如此。”
在這其中的另一份兒給李三娘送禮的就是穩婆學堂的那些學生了,像是姚青青、金珍寶她們,送的禮都大差不差的,不同之處就是因著家境不同而略有等級不同罷了。
剩下的就是因著李三娘救治過他們,他們又都想要繼續與李三娘保持良好的關系而送來的年禮。
像是李三娘救過的斷腸人楊石(
李三娘看到郭五娘送來的禮單里頭還放著一封她的親筆信,趕緊打開看了起來。
看完之后,李三娘不禁感嘆了一聲兒,這一聲兒倒是讓一旁的李母和秋香不明白了,兩人都往李三娘那邊看去。
李三娘面對兩人的神色,拿著那封有數頁的信件對著兩人說:“郭五娘子要回長安了!
而且還有了身子!
她這是特特送寫信夾在年禮單子里頭告訴我的,信里說待得日后她會邀我上門去。”
“這都有了身孕,哪里好長途跋涉?
此時這天可不算好,路上要是出個意外,可如何是好?”
李母記得這郭五娘,畢竟去年那會子郭五娘就派了人來給李三娘送年禮來,李母是有印象的。
此時李母聽聞郭五娘這會子要回長安來,不禁有些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