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是下,”這說書先生是個會營造氛圍的,說到這地兒竟是停了下來,不繼續說了不說,還轉而端起桌上的茶杯來了。
臺下正聽的起興的人,有那心急的,兜里也有些銅板的,一看這樣子,就明白了,他招呼了一旁候著的小二。
待得小二到了跟前兒,這男子抬手就往小二端著的托盤上灑出十幾個銅板來,小二舉高托盤,提著嗓子對著全場高喊:“西四街綢緞鋪王掌柜打賞十八子兒!”
上首的說書先生聽了這話,放下茶杯,趕緊對著王掌柜這邊兒拱拱手,以示感謝。
有了開頭的人,這滿場坐著的就陸續又有幾個人打賞了,不拘是五個銅板還是八個,錢多的多出些,錢少的那就意思一下,反正是熱鬧的很。
這會子,原本還在茶館外駐足的行人也被小二迎了進來,在稍稍靠后的方桌上,叫了一壺茶后坐了下來。
醒木再次拍響,說書先生的聲音又響了起來,“施小將軍輕輕一抬手,他身后的數十弓箭手就拉弓上弦,對著那樓子瞄準了起來。
卻見兩具被抹了脖頸子的女娘尸身竟是直接被人從二樓扔在了施小將軍他們面前!
看到這里的施小將軍說”
當然了,這說書先生能這么快反應的了解到這些事兒,還編出故事來了,自然是背后有人推動的了。
這按著李三娘之前聽邢瑜那話的意思就是:“這占據輿論高地,是必須的必啊。
自古這打仗都得師出有名,那咱們想讓此時識字率如此低下的平民能夠了解這些事兒,自然是通過此等小道消息傳播最為便捷了的。”
邢瑜的話,最后也真的送到了武帝桌前,也被武帝拿著在朝會時與眾郎官討論了的。
最后,就是這阿芙蓉的事兒,不過三五天的功夫就在長安城一百零八坊并外三城,乃至外三城之外的靠著長安的十數個村落里都有人知曉此事了。
唯一讓人覺得不夠形象立體的就是,大部分人沒辦法像朝堂上的百官和分批次給全長安的醫師們一樣,可以有機會去看著犯了阿芙蓉毒癮的人的樣子。
李三娘這會子就給臺下眾人講著這犯了毒癮的人是多么的不是人,其實李三娘是真的一點兒沒夸張的,但李三娘看著臺下的年輕的小女娘和小四郎他們的樣子,就知道他們是不怎么信的。
反而是經歷世事較多的李父李母、李大嫂李二兄李二嫂他們這些人是懂李三娘所說的。
嘆了一口氣,李三娘只得這般說:“我當真是沒夸張的,以后這在京郊大營旁就會設立戒毒之地,到時候,若是官家允許,說不得,你們也能有機會去瞧瞧,這有毒癮的人到底何般面目了。
是真的比那賭徒還要可怕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