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鷹堂圍繞戰事開動了全部力量,從涇州一路接力過來的飛鷹堂快馬每天都能到達大梁,侯云策對前線情況有了總體把握。
石虎率領黑雕軍主力到達秦州之后,侯云策便安下心來,耐心等待陛下召見。
此時,軍情營還沒有消息過來,侯云策決定敲打錢向南。
第三天一大早,天色似亮非亮,侯云策正在院子里晨煉。一名太監匆匆來到侯府。侯云策見到太監就知道林榮已經得到消息,立刻派人到張家大院,讓錢向南立刻到府中等候。
來到宮里之時,宰臣范質、端明殿學士王樸已到。隨后,兵部尚書張昭、判三司張美也匆匆匆忙忙趕到宮中。
林榮倒很沉得住氣,用筆如飛,寫了一個條幅,呤道:“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然后很隨意地對兵部尚書張昭道:“這首《出塞》,是朕最喜愛的一首邊塞詩,你覺得大林朝中誰是朕的龍城飛將。”
張昭甚上圓滑,對這種問題他可不能隨意回答,微微一笑,道:“陛下英明神武,大林朝猛將如云,胡馬犯境,定是有來無回。”
這句話說了等于沒說,林榮沒有再問。他掃了一眼幾位大臣,臉色凝重起來,道:“剛才接到靜難節度使李邠送來的加急文書,黨項軍奪取回骨人的固原重鎮之后,竄入大林境內,涇州城被黨項人奪了,彰義節度使白重贊戰死在涇州城下。現在,黨項軍兩萬人在涇州以東七十里的喬家堡和頒州軍、鳳翔軍對峙。”
宰臣范質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臉色倒也平靜,其余四名大臣相顧失色。張昭、王樸、張美三人是真正吃驚,而侯云策則是假裝吃驚。
林榮頓了頓,再次用鋒利眼光掃了掃王樸、張昭、張美和侯云策四人,問道:“王樸現在暫任樞密副使,侯云策對西北軍情很熟悉,張美掌管國家財政。你們看,這仗怎么打。”
顯德二年底,樞密使鄭仁誨病死,林榮并沒有馬上設樞密使,他左挑右選后,決定讓王樸接替鄭仁誨,任樞密副使。
王樸這些年走過不少地方,對形勢頗為了解,道:“西北之地,黨項人、回骨人、大蕃人此消彼長,戰事不斷。回骨和大蕃內亂不休,對大林朝的威脅不大,黨項族近些年漸漸崛起,倒是勁敵。不過,黨項人實力還不足以威脅大林根本,最多是對邊境騷擾,大林主要敵人還是北面的契丹人和南面的李唐。”
兵部尚書張昭雖是文人出身,擔任兵部尚書多年,在軍事不是外行,也贊成王樸意見,道:“黨項軍盡管強悍,人數畢竟不多,使用幾個節鎮兵力足夠應付。殿前司和侍衛司禁衛主力還是要作好南征的準備,不能因為發生了這起突發事件而轉移。”
宰臣范質插口道:“河陽名將白重贊戰死涇州,我們決不能小視黨項人,若西北幾個節鎮擋不住黨項軍。而殿前司和侍衛司兩軍主力又要南下作戰。大林軍兩面作戰,壓力就太大了。”
在諸臣到來之時林榮和范質已經商定了一個初步方案。張昭和王樸兩位重臣的意見和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和,林榮很高興,道:“侯郎,你的意見?”
侯云策這兩天一直在琢磨林榮會采取什么對策,若禁衛軍不參加西北戰事,則要臨時組成一個行營,統帥互不相屬的黑雕軍、頒州軍、鳳翔軍、延州軍和涇州軍五支軍隊,行營總管或者招討使就會在黑雕軍、頒州軍、鳳翔軍、延州軍和涇州軍五支人馬中選出,頒州軍李暉雖是老資格節度使,但是他才到頒州,不是行營總管的最佳人選,涇州軍主帥白重贊已經戰死,延州軍距離涇州太遠,所以,行營總管人選只能在自己和鳳翔節度使王景之間選擇。
侯云策拱了拱手,道:“回骨軍和黨項軍長期在靖遠和白亭河一帶纏戰,兩軍各有勝負,戰斗力相差無幾。上半年,蘭州回骨軍一萬多人圍攻秦州,黑雕軍和風翔軍兩軍合力擊敗了蘭州回骨軍,這次黨項軍有兩萬人攻到涇州,而大林軍在西北有黑雕軍、頒州軍、鳳翔軍、延州軍和涇州軍,總數在三萬人到四萬人之間,臣大膽說一句,若讓臣指揮,定會讓黨項軍插翅難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