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考試是長垛,長垛其實就是射固定靶,靶子是木牌子,木牌子蒙了一層白布,白布上畫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圓圈,參加考試之人,在一百步的地方射木牌子,射中小圈者為最優,每人射五箭。長垛考試的規矩:凡是五支箭全部射在圓圈內,就算合格,可以進入第二道考試。
六百多名各地推薦來的考生,黑壓壓一片,隨著考官一聲令下,第一組五十名考生走出隊列,張弓搭箭,每人射出五箭。射完之后,五十名禁軍軍士就開始檢查箭靶。
這一次武舉考試,里奇部諸子中有陳魚梁、柳赤松、李月照參加武舉考試,柳江清瞪大了眼睛,尋找著陳魚梁、柳赤松、李月照,由于考生太多,柳江清尋了半天,一個人也沒有見到。
里奇部共有十六名弟子隨著侯云策來到了大梁城,經過顯德五年的春試,柳江清、吳若谷已經進士及第,吳越州、李成元分別中了武舉,已在禁軍中任職。
另外,還是陳子騰雖說科場失意,卻因為一筆好書法得到了林榮垂青,進入了翰林院,按常理來說,能進入翰林院都必須是科舉考試中的出類拔萃者,陳子騰本沒有資格進入翰林院,他是林榮特封地庶吉士(即取得翰林官的預備資格),陳子騰灑脫不羈,極受林榮喜愛,常常隨侍在林榮身前,官不大卻極為顯赫,成為大林朝冉冉升起的一顆明星。
陳子騰際遇之奇,讓無數科場失意的學子們羨慕不已,在大梁城的大街小巷,也就多了不少賣弄書法的學子們。
長垛考試是最簡單也是最乏味的考試,六百名考生分為十二輪,足足用去一個多時辰,才全部完成了第一關。
檢查箭靶的軍士很快就把通過第一關地考生名單列了出來,主考官大聲地念著過關考生地名字,念到名字的考生就興高彩烈地走出隊伍,在操場地左面聚集。沒有念到名字地自然就是淘汰對象。
六百考生剩下了不到四百人。
里奇部諸子生長在草原上,他們和胡人一樣,從小就在馬背上彎弓射箭,用“弓馬嫻熟”四個字來形容最為恰當,來到大梁城的里奇部諸子都是年輕一代的驕驕者,射這種固定靶自然不在話下。柳江清根本沒有為三人操心,輕松地坐在場外,果然。他聽到了柳赤松、李月照的名字,隨后又聽到了柳漢陽的名字,然后又聽到了陳魚梁的名字。
柳江清面露奇怪之色:“柳漢陽,莫非有同名同姓?”里奇部柳江陽是個倒霉蛋,元宵節時,無意間摔斷了左手,只得放棄了考試。
第二輪考試名為馬射,也就是騎馬射靶。馬射共設了五個圓形箭靶,圓形箭靶有尋常人的腦袋大小,這就比州縣考試時的人形靶要小得多,難度自然增加了數倍,另外,操練場還畫有一條窄窄地跑道,騎手要沿著跑道奔跑,一邊跑一邊射箭,五箭皆中圓靶者就算通過。
馬射的難度自然比長垛難度要大,不僅要求射中箭靶,而且要求能很好地控制戰馬,若速度過慢,考官有權取消考生的考試資格,若速度過快,則增加射箭的難度。
這些考生的騎射水平確實不敢恭唯,和胡人縱橫馳騁的英姿相比,差得太遠。柳江清一邊看一邊搖頭,心道:難怪契丹軍和中原軍隊打仗總是占上風,這些契丹人稍加訓練就是精兵,而中原人只有艱苦的訓練,才能勉強達到契丹人的水平,這是天生劣勢,也是不得不承認的差距。柳江清突然想到了威震西北的黑雕軍,回想起黑雕軍大破契丹軍的神勇。他暗嘆:只有黑雕軍這種變態軍隊,才能在與胡人騎兵對決時占到上風。
正在嘆息之時,柳江清再次聽到柳漢陽的名字。
一名身著黑色軟甲地騎手。慢慢加快了馬速,到達第一個箭靶之時,馬速已經達到了規定的速度,馬上騎手運箭如飛,眨眼間連發五箭,箭箭都射在箭靶的中心紅點之上,圍觀的禁軍大部分都是老軍士,見到如此箭法,都發出震天喝采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