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時分,一支由數十船只組成,聲勢浩浩蕩蕩的船隊從南海岸出發,一路沿海岸線向北,朝著長江出海口的方向奔馳而去。
毋庸置疑,這一支船隊,便是宋閥的饋贈,楚天秀前往宋閥之行的又一大收獲。
不過這一次航行,楚天秀沒有要求船隊一路航行,直抵胡豆洲,而是行在半路的時候,稍微偏轉航線,在夷州北岸的一處剛剛修建成的小港口登陸。
這卻是楚天秀想要趁這個機會,看看被他派往夷州的楚智等人的開發事業做的究竟如何,是否有支援的必要。
夷州臺灣,又被成為瀛洲,具中原大陸約有兩三百里之遙,自古便是蠻荒之地。
在前些年的時候,隋帝曾三次派水軍將領朱寬、陳棱等人前往夷州,征討這里的土人,將這里歸化為大隋的國土。
不過隋軍每次前來,都是旋乎而來,旋乎而去,并未真正的在這里落地成根,僅僅只是一些過客而已,并未給這座島嶼帶來任何改變。
但是自從三個月前,一支由數十艘大小船只,兩千多名士兵和百姓組成的龐大船隊在島嶼北面的一個優良港口基隆港登陸這座古老的島嶼,選擇一處水甜土厚,地址優良的土地駐扎之后,這里的一切規則都發生了改變。
原本這里只是一片荒蕪,但是現在,這片荒蕪的土地上卻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兩隊手持長刀或長劍的幫派子弟,環繞著一座大約占地兩公里上下,剛剛修建出一個輪廓的營地上巡邏著,在營地內部有數十個工匠和數百個工匠子弟在挖掘水溝,整理土地,修建房屋。
營地外面則有數目超過兩千,少部分是竹花幫幫眾服飾,大部分的身上大都穿著獸皮衣,身上透著一股蠻荒氣
息的青壯勞動力正在砍伐樹木,用削尖的木樁建造一片將城鎮環繞的木柵,以及修整出大量可被營地木匠選擇和使用的木料。
在這些土建工程之中,尤為顯著的一點,便是那些房屋建造的過程中,竟然都用上了水泥,雖然這些水泥都只是些簡單粗暴的石灰石和火山灰的混合物,質量還談不上優秀,但相比于胡豆洲上的那些木頭房和泥土房,這些風吹不開,雨打不散的簡易水泥房已經可以算得上的“高大上”了。
“老二,干得不錯我原以為你至少得用半年的時間方才能在這里打開局面,卻不想你只用一個半月的時間就做到了,以你現在治政的能力,怕是都足以治理一郡之地,堪稱是郡守之才了若是早知道你有這本事,我早就該讓你來這夷州,幫我打天下了。”
楚天秀圍著目前的夷州營地走了一圈,將這里的布置看了一遍之后,不由得在臉上露出一抹滿意的笑容,難得的直接開口稱贊了。
在辭別了宋缺和宋閥之后,楚天秀并沒有急著回到老巢,而是先前往了離江南并不遠的夷州臺灣大島上面,想要看一看被他派往夷州的楚智,是否已經在這座荒島上面扎根結果,也看看這里的生活條件如何,是我需要他助上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