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般威嚴性高于舒適度的衣服,穿在身上自然也不會那么舒心,以至于非得讓楚天秀伸直了手臂,方才在八個貌美如花的宮女的服飾下,將這一套衣服給穿戴整齊。
這件衣服的重量,引得楚天秀稍稍有些不適之后,是的他忽然不由自主的開口說道:
“美仙,這帝王的服飾,的確威嚴無比,可卻也真是難穿啊。自今日之后,我就真要承受天下之重,稱孤道寡了。”
不過楚天秀此時說出這話,倒也不是真的為了這衣服而感慨,而是在感慨這身衣服所代表的東西。
今日乃是楚天秀登基為皇的日子,所以不論是他麾下的文武大臣,還是江湖上的屬下,以及其他相關者,差不多都已經到齊了,單美仙自然也并不例外。哪怕她并不愿意被楚天秀冊封為貴妃,從此拋棄基業,就此留在后宮之中,但她也終究是楚天秀最信任的女人,自然而然的成為了這一場禪讓大典之上的操持者之一,而那些幫助楚天秀穿衣的宮女,更是她一手安排,卻也使得她能稍稍理解楚天秀的復雜想法,便開口勸慰道。
“天命如此,孰能拒之?天秀,在這個世上,也只有你才能承受這天命之貴,恢復中原天下了。”
單美仙的這句話,卻是引得楚天秀心中疑慮盡去,哈哈大笑道:
“不錯,不錯!自今日起,孤不是天命,孰是天命!美仙,起駕吧!祭壇那邊的文武大臣,怕是都已經等急了。”
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五樂齊奏,各種各樣的旗幟飛揚,六匹高大神駿的馬匹載著楚天秀,緩緩地向祭壇那邊駛去。
按照預先的安排,儀隊沿路的百姓,早已經受了號令。不論賢愚老幼,愿或不愿,皆鮮花香案擺放于門前,全家老幼盡出,遠遠見了跟隨楚天秀而來的儀衛過來,盡皆山呼萬歲,跪拜不休。
祭天臺臨近,大小官員二百余人,以及十萬禁衛軍團團而立,蕭太后和小皇帝楊杲手持大隋玉璽侍立,跪地奉迎楚天秀,將那大隋寶璽奉于楚天秀,傳召曰:
“咨爾周王!昔者唐堯禪位于虞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于常,惟歸有德。隋道陵遲,世失其序;降及朕躬,大亂滋昏,群兇恣逆,宇內顛覆。賴周王神武,拯茲難于四方,惟清區夏,以保綏我宗廟;豈予一人獲乂,俾九服實受其賜。今王欽承前緒,光于乃德;恢文武之大業,昭爾考之弘烈。皇靈降瑞,人神告徵;誕惟亮采,師錫朕命。全曰爾度克協于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遜爾位。於戲!天之歷數在爾躬,君其袛順大禮,饗萬國以肅承天命!”
大隋三世的基業,就這樣從自己手上失去,自然讓小皇帝楊杲的心里頗有些不是滋味,但今日雖是楊杲正式禪讓的日子,可是在這之前,楚天秀其實已經依照古禮,三辭三讓,其實已經讓楊杲有了心里準備,曉得今日的確是大勢已去,使得今日不至于因此而出現什么突然的幺蛾子。
其實在此之前,楚天秀也還搞出了一點幺蛾子,那就是他既然要建立新朝,但卻并沒有想好新朝的國號為何。
如果李淵還沒有稱帝,那么楚天秀完全可以厚著臉皮,將自己的國號命名為“唐”,先一步搶注這個國號,但可惜他現在晚了一步,自然不能采用那么喪心病狂的做法,而讓楚天秀稍稍有些尷尬的是,在他被隋朝封王的時候,他因為收到了李世民的刺激,使得他當初給自己取得王號乃是“秦王”,所以他若是想要效仿曹丕篡漢,改魏王為魏帝的話,那他的新國號應該為“秦”。
唐王不好,秦王更加糟糕。
哪怕楚天秀想要抄襲后世,以“明”為國號,但在秦朝之后,歷代的國號都是依照古禮而分,使得楚天秀不可能無緣無故的以“明”號,否則很容易讓他的部下聯想道大明尊教身上,這才使得他在權衡利弊之后,最終還是聆聽了屬下的意見之后,最終將國號定為“周”,以此建立新朝,稱孤道寡。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