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難的是,倭寇打不贏可以退到海上,朝廷水師更難將其剿除。
“此事由金陵都司統籌,我還未來得及過問”朱景源答道。
連文官都沒搞定,朱景源自然沒去搭理武官,只在幾天前草草見過金陵都司眾將。
“倭寇鬧了百多年,起起伏伏難以剿除,靠金陵都司可辦不成事”
其他事有高書言出主意,對于打仗他倆都是一竅不通,所以還未深入討論過。
“那該如何行事”
“至少近期,得把戰局搞清楚”
想了想,朱景洪接著說道“比如倭寇盤踞在何處,金陵都司如今是何謀劃軍隊是否已經充分準備”
點了點頭,朱景源沉聲道“明日召集金陵都司的人,讓他們講明剿倭情況”
“四哥,明日只怕太匆忙了,最好讓各衛都派人過來,把剿倭計劃給定下來”朱景洪一臉隨意答話,實則心中極為慎重。
自當今皇帝政變繼位后,皇子掌兵就成了禁忌,所以朱景源很少召見都司。
連朱景源都在避嫌,作為一個旁人的朱景洪,自然更要撇清干系,所以他才裝作滿不在乎。
但作為新時代青年,朱景洪很清楚軍隊的重要性,所以他會想方設法接觸。
“嗯有道理”朱景源點了點頭,他可沒朱景源想得深。
“那就三日后,召金陵都司眾將議事,你看如何”
看著一臉認真的四哥,朱景洪竟不知該說些什么,您老才是太子啊
“四哥你定了就是”朱景洪笑了笑。
根據前身的記憶,朱景洪知道身邊到處都是耳目,所以他也得多多避嫌。
就在這兄弟二人沉默之時,卻聽見屋外有人稟告“啟稟太子殿下,錦衣衛送來了折子,說是兩位知縣聯名上書”
聽了這話,朱景洪不由得佩服王群二人,真是窮盡了心思在自救。
“拿進來”
沒一會兒,折子出現在朱景源手上,他看完后又遞給了朱景洪。
本來只想好好干飯,可又架不住好奇心,朱景洪還是仔細看了。
老實說,這些科甲正途出生的官員,著實寫得一手好文章。
折子中的內容,那叫一個情真意切,那叫一個迷途知返,讓朱景洪差點兒都信了。
“十三弟,要不”
一看朱景源又要心軟,朱景洪連忙開口“四哥,這事兒不能變,沒得商量否則必定前功盡棄”
“他們的罪行,自有國法公斷,若是認錯悔恨有用,那要大明律做什么”
朱景源仁慈到這種地步,也難怪朝野擁壘眾多,誰不想有個和藹的上司呢,尤其是在當今皇帝對照下。
拿起悔恨書,朱景洪輕蔑扔到地上,接著說道“他們若真的知錯,就該在文中請罪認罰,又豈會一心想免于受罰”
“四哥,這等口是心非之人,更要嚴辦才能服眾”
朱景源嘆了口氣“你說的我何嘗不知,只是不忍罷了”
“四哥,你就是在宮里待久了,不知道民生疾苦,才會對官員百般寬容”
見朱景洪滿是認真,朱景源失笑道“你知道什么民生疾苦,你不也一直待在宮里,難道昨日你出宮一天,就漲了什么見識”
朱景洪一時愣住,這話還真把他問住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