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此事可以用老六做擋箭牌,讓朱景洪不至于把另一邊得罪死。
這幫人走了,留在帳內的幾位指揮,此刻就更顯得尷尬了。
他的這番話,配合前面侯璟王杰的反應,就初步的形成了一種勢,仿佛聽朱景洪的令理所應當。
但這樣一來,就有些得罪人了,所以這倆人都僵在了原地。
就在陳寶祥憋不住,想要出言解釋的時候,只見坐在末位的王杰豁然起身,看向上司說道“指揮使大人再不發令,時間可就來不及了”
又是擺事實講道理,又是的拉虎皮做大旗,朱景洪前后的這番話說起來,已在眾人心中搭建起高臺。
坐到高臺上已擺好的交椅上,朱景洪看向眼前一眾指揮,平靜問道“諸位覺得,軍士們集結得越快,對行軍作戰是否有利”
很多事情,待在京城那個圈子里,輿論主流在朝廷在文官,就讓朱景洪的努力看不出效果。
戰鼓擂起,而且是最緊急的集合號令,軍營內的士兵全都撂下手頭的事,都已最快速度開啟了作戰準備。
京營如今是揚威中衛、果勇左衛和耀武右衛進駐西北,分別來自揚威營、果勇營和耀武營,共一萬五千戰兵。
即使眾人想要分辨幾句,聽到朱景洪的這番話也只能閉嘴,實在是其中的差距太大了。
是的,在該表態的時候,朱景洪不會遲疑。
聽到朱景洪說這話,其余將領都還沒察覺情況,但帳內的侯璟和王杰已猜到他要做什么。
走到近前,朱景洪笑著說道“諸位請起”
朱景洪才下了馬,提前下馬的孫紹祖就連忙跟上,從他手中接過了韁繩。
京營士兵所裝備的武器和甲胄,堪稱這個時代的“圣誕樹”,絕對是讓外邦垂涎的東西。
若是別的人說這話,務必要出示諭旨才行,畢竟牽涉到軍隊那都是大事,即便是巡視也得有憑證。
“大人,十三爺既要看咱們的戰備,咱京營可不能他失望”
而等一眾參將各自歸營,眾人才知是朱景洪來巡營。
集結速度快,其實就是軍隊的反應能力快,有沒有好處其實顯而易見。
眼看侯璟起身要動,劉雄山本想要起身阻止,但最終他只是心思動了,但屁股卻連位置都沒挪動。
“你們可以傳令去了”
朱景洪笑著說道“把你們的真知灼見,到時候可都要說給寧總督”
至于王培安聽不聽勸,可就不管他的事了。
以至于此刻,朱景洪也不不感慨老頭子厲害,一朝起事軍中群起響應,一兩天就把事情辦好了。
一則聚聚人心,二則聽聽意見,三則是為了商量對策。
“參見十三爺”
“那好一刻之后,全軍以作戰狀態,于校場列隊”
而且會戰規模已達上萬人,雙方稱得上是互有輸贏,已經處于決戰前的最后階段。
聽了他的這番話,在場一眾參將便不在猶豫,起身便往營帳外飛奔而去。
剛才的過程說起來長,但前后也就不到十秒,可中間卻是實打實的角力,讓勝負雙方皆心有戚然。
在士兵們快速準備,拼了命的趕赴校場之時,朱景洪也在一眾指揮簇擁下,慢悠悠的趕赴校場。
相比于準噶爾,朝廷這邊稱得上是勞師遠征,所以必須要主動出擊盡早結束戰斗,所以才放棄長城天險出關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