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您得三思”李暄焦急勸道。
殿內沉默了一陣,好一會兒后李爍才開口“世子,你若怕了就回府上好生讀書,政務之事無須你再理會”
這句話,表明了李爍的堅定意志,廢掉李暄他也要一意孤行。
同意老爹的意見是絕路,但反對更是絕路李暄知道自己沒得選。
“兒子愿遵父王訓示”
李爍露出了笑容,隨后說道“既然如此初五朝會,便由你正式頒布法令”
“是”李暄鄭重答道。
既然勸不住老爹,且跟著踏上了不歸路,李暄覺得有必要盡己所能,把這條路走得更長一些。
于是他答道“父王既要如此行事,我朝必早做準備,以應對不測”
“此事我已有安排,前些日子以應對明國調兵為由,我已將南方軍隊調往北方各道,且軍糧軍械準備充足”
順著這思路,這父子二人繼續商議起來,好一會兒他倆才意識到,還有李暉這個家伙待著旁聽。
這畢竟是朝鮮最高機密,即便是親兒子李爍也信不過,于是便讓李暉趕緊退下。
李暉當然不想走,但也不敢違逆老爹的意思。
出了康寧殿,回想起剛才聽到“談話內容”,李暉只認為父兄已經瘋了。
是誰給他們的自信,讓他們以為大明很弱李暉不禁問自己。
“他們知道京軍十二營嗎見過親軍二十二衛嗎知道這些軍隊有多強嗎”李暉心中在怒吼。
他出使過大明,知道這些軍隊有多生猛,所以他可以清醒判斷出,父兄二人會把朝鮮帶入深淵。
“他們一意孤行,李氏王族只有死路一條”李暉如此想到。
嘆了口氣,李暉自覺人微言輕,對此事根本沒法插手,所以他已經在想如何避禍。
“以我跟十三爺的交情,想開發他會救我一命”
“干脆這幾個月開采的黃金,全部都送給他好了”
心里盤算著這些事,李暉走出了王宮,以最快速度往自己府上去了。
見他愁眉苦臉,崔秀青便問起了情況,李暉便一五一十的說了出來。
“唉如此大禍,咱們得想辦法,逃得一命才是”
李暉才把話說完,就聽崔秀青道“我看這不是大禍,而是你一飛沖天的機會來了”
“機會”
“這個時候,你若把實情報給襄王,朝廷平叛這就是大功一件”
聽到這話,李暉訝然道“你是要我背叛朝鮮背叛自己的父兄”
崔秀青冷笑道“是你父兄背叛了朝廷,背叛了朝鮮”
這話也有道理,李暉稍微平復了心情,但他還是說道“那可是我親爹,親哥哥”
崔秀青平靜問道“比起活命,比起朝鮮王位孰輕孰重”
“這這我得好好想想”
知道李暉需要時間接受,于是崔秀青也不在逼迫,只是告訴他要盡快決斷。
九月初五,這是李暄返回漢城第三天,今天是朝鮮大朝會的日子。
已有消息傳出,今日將有重大情況宣布,這讓朝鮮文武個個充滿好奇,所以早早的就來到了勤政殿外。
時間一到,在禮官引領下,文武官員在丹陛之前排班站好,等待著大朝會正式開始。
眾人沒站一會兒,就聽到樂曲之聲響起,然后便見到世子李暄如往常一般,來到丹陛之上主持朝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