勛貴家族們關系盤根錯節,運作這種事情雖然有難度,只要愿去努力但還是做得到。
朝鮮將有大戰,這件事寶釵也就今天才知道,所以此時她的心情非常不好。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一方面恭維著寶釵,一方面表達著訴求,現場氣氛非常之融洽。
終究是幾十年的患難夫妻,對此朱咸銘早就習慣了,所以此時也沒有拂袖而去。
朱咸銘自覺三生有幸,身邊還有患難與共的妻子,而不是如唐太宗那般做一鰥夫。
“王妃所言極是,只是這些小子們輕浮,若王妃能幫忙說兩句話,讓王爺稍微看顧一些便是他們莫大的福分”
不說坤寧宮的老夫妻如何相處,此時在皇城不遠處的襄王府內,王妃寶釵正在接見命婦。
“回去也得跟你們孩子說,既然是要到王爺手下去做事,就一定要爭氣些,把握機會光宗耀祖”
朱咸銘也不是受氣包,他那積攢已久的怒火,此刻也在皇后面前咆哮出來。
“夠了這些話你說過多少遍了你以為我心里好受我也是不得已而如此,你可有體諒我的難處”
在場出現的六位命婦,基本都是伯爵子爵一級,其目的也是都是來走“后門”。
而下一刻,楊清音說出更尖銳的話“朝廷變動正常,只是沒往你預定方向走,你才覺得心里不舒服”
皇后絕對聰明睿智,把問題看得非常透徹,其實就是在指責皇帝矯情。
這夫妻二人繼續爭論起來,他們近些年都是這樣過的,相處融洽反倒是極少數。
皇后坦然與皇帝對視,平靜說道“我從未有過此意”
無利不起早啊看著眼前這些人,寶釵心中忍不住感嘆。
“說得輕巧,大明的江山社稷在我肩上擔著,我的難處你豈會全知”朱咸銘又坐了回去。
這件最重要的事說完了,這些命婦們又轉移了話題,聊起了京城里的一些閑話。
其中恭維王妃,夸贊襄王嫡長子的話,那是一段接一段且不重樣。
半個時辰后,這些人終于告辭離開,寶釵方扶額歇靠在榻上。
微微閉著眼睛,想著如何跟朱景洪措辭時,鶯兒悄然來到了她的身側。
“娘娘”
任然閉著眼睛,寶釵問道“誰又來了”
“回娘娘的話,南城千戶所的李副千戶派了人來,說是有要事向娘娘通報”
李文釗是朱景洪的人,只是這人一般不主動與襄王府來往,怕得就是別人說閑話且遭皇帝猜忌。
此刻這人突然有事稟告,那一定是了不得的大事。
待寶釵睜開眼,鶯兒已將信函遞到她面前。
鶯兒貼身伺候著她,與寶釵可謂是形影不離,那絕對是信得過的自己人。
于是寶釵說道“打開念來我聽”
“是”
鶯兒并未遲疑,打開信封抽出信紙后,就朗聲念了起來輕聲念了起來“稟王府,朝鮮局勢生變,今探得朝中大臣,有串聯彈劾之行,望娘娘早做準備”
以往朱景洪也被彈劾過,而且聯名彈劾也發生過多次,但李文釗從來沒有主動預警。
眼下他主動示警,顯然事態已非常嚴重。
其實早餐得知朝鮮出了變故,寶釵就知道要出大事,眼下看來情況比她想象中更嚴峻。